內外一片混亂。混亂平息之後,檢點宮中,傳國玉璽並沓無蹤跡。後來董卓廢少帝立獻帝,劉協登基之後,便成為沒有傳國玉璽的白板天子,所以說獻帝也是壓根兒就沒有見過傳國玉璽的。後來董卓火焚宮闕逃離洛陽,傳說玉璽為孫堅所得,為此孫堅和袁紹反目成仇。再後來便是袁術得到了傳國玉璽,自以為天命所歸,悍然稱帝。今日劉澤還璽于都,如何不令獻帝激動。
“劉愛卿戮除奸逆,還璽于都,功莫大焉。朕聽說劉愛卿亦本是宗室之後,卻不知高祖何人?”
劉澤奏道:“臣乃中山靖王之後,孝景皇帝閣下玄孫,先祖曾封爵為陸城亭侯,遺居涿縣三百餘載,東郡範令劉雄之孫,涿郡功曹劉弘之子是也。”
獻帝傳令宗正卿取宗族世譜來檢看。雖然自陸城亭侯劉貞以後,這一庶支就失侯沒落了,但做為宗室,都是有記錄的,一代代查閱下來,劉澤與獻帝竟是帝之叔也。獻花帝龍心大悅,道:“按宗族排敘,劉愛卿乃朕之叔也,宗室之內,有劉愛卿為朕分憂解難,攘除國難,朕心甚慰。”
劉澤倒沒有在乎什麼皇叔不皇叔的身份,雖然說自己的確是漢室宗親,不過是先漢景帝之後,與當今天子的血脈早已疏遠,家道中落,已與庶民無異。高祖皇帝開枝散葉,劉姓恐怕現在遍地都是了,想想光是自己的那位大種…馬的先祖中山靖王就生了一百二十個兒子,這子子孫孫地繁衍下來,獻帝的叔叔大爺恐怕多得都可以車載斗量了。何況經過西漢末年的王莽之亂,東漢末年的董卓李郭之亂,尤其是獻帝從關中長安逃回舊都洛陽,一路風餐露宿的,連吃飽肚皮都成問題,誰還會有閒功夫去儲存那些宗室檔案,恐怕早就散佚難覓了。退一步說這些皇家檔案都還儲存安整的話,劉澤真的就正好比獻帝高上一輩?這也太巧合了吧!
劉澤在後世讀三國之時,就已經知道劉備家的出身是羅貫中給杜撰的,先祖是中山靖王不假,可自陸城亭侯劉貞因為酎金之事失侯之後,他們這一庶支從此就中道旁落了,別說是王侯了,就連個功名都沒有了,混跡於平民百姓之中,祖父劉雄出仕為東郡範令,好歹才算有些中興之相,所以這侯傳那侯的,純粹是瞎扯。而且老羅光顧著證明劉備是漢室宗親的正統身份,排輩的時候算輩數,劉備是漢高祖劉邦的第十九世孫,而漢獻帝是劉邦的第十四世孫,按這個演算法,獻帝那就是劉備劉澤的五世祖叔,皇叔的稱謂可謂是個大漏勺。
今天劉澤見獻帝拿出來的宗譜多多少少透著一種詭異,如果不是巧合的話,那就是漢獻帝的有意安排了。劉澤想想也正常,漢獻帝現在被曹操挾持急欲自立,能倚仗的人廖廖無幾,不過就是董承、種揖、吳蘭等幾個文臣罷了,掀不起風搞不起浪,而劉澤身居徐州牧之位,手握重兵,正是獻帝急欲想仰仗的人,既然劉澤是漢室宗親的身份,獻帝也就不管誰比誰高几輩的問題了,奉劉澤為皇叔,正好可以倚為心腹,將來對付曹操,那就一枚重要的法碼。
既然名份已定,這也不是劉澤能推託了的,眾文武諸臣雖有疑惑,卻也無人敢質疑真偽,劉澤揖禮道:“臣身為宗室之後,為陛下排憂解難乃是份內之事。”
這時,曹操站了出來,出班奏道:“劉使君除奸鏟逆,功勳卓著,臣請陛下厚賞之,以安其功。”
獻帝道:“曹司空所言極是,皇叔功在社稷,理當厚賞,只是不知該賞賜何等爵祿方可匹皇叔之功。”
曹操道:“今逆陳袁術佔據之揚州為劉使君所破,揚州六郡皆復為我大漢疆土,原揚州刺史劉繇敗亡豫章,揚州刺史出缺,臣擬請劉使君兼理揚州牧,統領徐揚二州,不知陛下意下如何?”(未完待續。。)
第470章 晉封王爵
曹操一言既出,滿朝的文武俱都是驚得瞠目結舌,州牧原本就是封疆大吏朝庭重臣,在亂世之中就是等同於諸候的存在,到目前為止,也不是所有的州都有州牧,朝庭只敕封了為數不多的幾個州牧,現在依然掛職的只有兗州牧曹操、冀州牧袁紹、荊州牧劉表、益州牧劉璋和徐州牧劉澤。幽州牧劉虞死後公孫瓚自領為幽州牧,公孫瓚敗亡之後幽州牧的印信已被袁紹得到,袁紹地跨冀青幽並四個州,自號冀青幽並四州州牧,但朝庭根本就沒有承認,袁紹純粹屬於自娛自樂。
但曹操的提議無疑是石破驚天的,劉澤雖然佔據了淮南兩個郡,打得是討賊伐逆的旗號,但從朝庭的法度上來講,劉澤佔據淮南兩郡等同於不合法的,劉澤只是徐州牧,是不能長期地霸佔著揚州領土不還的,按常理,朝庭便應當派出新的揚州牧或揚州刺史署理揚州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