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己接到陛下的書信,讓自己當心曹魏之計時,自己還在偷笑,敵人要想離間,要想引起吳漢之間的衝突那是做夢,父親和兒子怎麼會有衝突呢?看己對人性的瞭解太少,原來,父親和兒子之間,更容易鬧矛盾。幸好自己不是那等不知輕重的楞頭青,而且由於好長時間沒和父親在一起,還是很珍視之間的親情的,不然的話,頭腦一熱,認為父親以勢壓人,又是各為其主,非得大打一架不可。
不論如何,這下子麻煩大了。這一衝突,漢吳之間親密無間的關係暫時被破壞了,若是此時曹魏進攻自己,只怕自己是得不到東吳的幫助了。而以自己的兵力,對付夏侯威還可以,若是許晃分兵前來,只怕自己是危險了。
怎麼辦呢?
諸葛喬在室中徘徊,憂心忡忡。
良久,諸葛喬靜下心來,寫了一紙長書,把前因後果細細講述一遍,要父親以大局為重,不要破壞孫劉兩家的盟好,不要因為一時之氣,而傷了父子親情。最後,他說道,自己已經查出,冒充季漢攻擊東吳和冒充東吳攻擊季漢的都是曹魏許晃。自己父子親情豈容他人破壞,自己已經起兵,東渡育水,進攻處於鵲尾坡的曹魏大營,必要擊殺許晃,不報此仇,誓不為人。鄂煥和範疆,自己全部召回,把四縣全部讓出來,父親若是想要,只管進兵去取。
把書信封好,交給心腹人,要他三日內交給父親。把此信連寫三封,要使者在身上放好,撕了一封馬上給第二封。接著他引兵向南,不顧夏侯威在背後的威脅,召回二將,引軍東渡,直向鵲尾坡而去。
未幾,諸葛瑾得報,大吃一驚,失聲叫道:“這小畜生不要命了,憑他的本事,如何同時面對許晃和夏侯威,前後受擊,乃是必死之途了!”
他大叫道:“擊鼓,升帳,全軍集合!”
第三部 第六章 淯水狂瀾
鵲尾坡,徐晃大營。
徐晃一身布袍,樂呵呵的坐在帳外看兩個小兵摔角。這兩個小兵都解了甲冑,光著臂膀,露出一身的韝子肉,四臂叫力,四目相視,四隻腳在地上連回的跳踏勾抹,挑起團團灰土。兩邊軍士大專的吼叫著:“摔倒地!摔倒他!”
整個營帳一片祥和氣象,不似在大戰之前。
徐晃今年五十多歲,頭髮已現花白,由於思慮過多,臉上皺經緯度有如刀刻。他乃三國名將之一,與于禁,張遼,樂進,張合併稱“五子良將”。曹操打天下,他們都是元+老臣,功勞著著。眼下,“五子良將”中張遼,樂進,張合三人已死,于禁身屬季漢,曹魏只剩他一個人在。
徐晃一生儉樸,對自己約束很嚴,每戰有功,但很少邀功請賞,也不爭功奪利。在曹操的軍隊中流傳著一句話“不得餉,屬徐晃。“徐晃用兵不尚奇,而尚穩,”先是不可勝,然後戰”,但只要打勝了,他就會直擊千里,不顧性命一樣,奮力直追,把戰果擴大到最大,史稱“追奔爭利,士不暇食”,就是他這種風格的寫照,他從軍至今三十五年,東擋西殺,北戰南征,一口巨斧之下,擊殺名將無數。
說起來,離開荊州,是徐晃極為不原意的事情。這天下,還沒有什麼事情能讓他低頭,何況只是一個小小的諸葛瑾,一個小小地陸遜。他在荊州近十年,在荊州戰場上,他什麼時候敗過?他是誰?想當年。關羽北征,威震華夏,宛洛動盪,武帝幾科想要遷都。是自己帶著一支七拼八湊的雜牌軍,毅然南下,連戰連勝,攻破漢軍十重塹壘,擊退了關雲長。當時曹公親自迎出十里,拉著自己的手,把自己比做孫武再世。這之後。他幾乎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誰人敢在老虎頭上捉蝨?當然。他也明白,離開荊州,不是因為自己擋不住孫吳地人馬,而是戰略上的考量,陛下要用自己這柄大斧去更重要的戰場,去擊殺更兇狠的敵人。
這兩年,曹魏的實力確實是下降了。渭南一場大戰,十萬精兵毀於一旦。自古多出精兵良將的雍涼之地被季漢奪走,魏軍從此再也無力踏步華山之西。孫吳屢屢犯邊。仗越打越多,越打越大,中原之地,沒有得到任何的休息。此次。大魏主動讓出荊州,來換取東吳的支援,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為過,許晃南征北戰的多了,卻也不是識實務不知深淺之人。當他知道上面的意圖之後,還是用盡全力地去做。所以,他知道,自己退出荊州戰場,將有更新更大的戰場用自己。所以,當季漢人馬南下,攻拔新野等四縣的時候,他便突然退兵,渡到流淯水之東,然後以奇兵突襲,裝作漢軍攻吳,又裝任吳軍攻漢。他地兵馬皆是精兵,又縱橫於自己經營的故地,自然輕易的騙過了吳漢兩路客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