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人,也許是養尊處優吧?耐寒和耐熱能力很差。我小時候是怎麼渡過酷暑的?白天,帶把蒲扇,在樹林或竹林裡乘風涼,還能在空隙處攤張草蓆,睡個午覺,晚上,帶把扇子串門,既可扇風,又能拍蚊子。大人和小孩,通常肩上搭條毛巾,一來可以擦汗,二來,走到哪兒的小河,都能下去洗個澡涼快涼快,現在的河水髒了,不能游泳了,要洗澡就得花錢。夏天,我們是喜歡赤腳的,不穿皮鞋和涼鞋,也不穿襪子,走路輕鬆,腳髒了,在河水裡劃拉幾下就乾淨了。大人更厲害,能挑著滿滿一擔秧苗,光腳在溼滑的田埂上走路。人們的面板不是白嫩的,都被烈日曬成了醬油色,但很健康。
過去,農村裡家前屋後都種有樹,還有竹園,現在人越來越多,原來林子的地方建起了樓房。儘管,大家沒地方乘涼,但很少有人家買空調,不是農民買不起,而是心疼電,開空調多費電啊?家裡還有檯扇吊扇,反正一年真正熱的沒幾天,熬一熬就過去了。城裡就不一樣了,高個子的大樓一個挨著一個,開窗也吹不到風,不得不把空調請回家。有的居民家,靠近商場、飯店、舞廳等,碰巧人家的大功率空調,就裝在你家的窗邊,這下有你受了。你想給房間通下風,剛開窗,熱氣撲面而來,如此熱情的待遇,躲也躲不開;晚上想睡覺,空調發出的噪音,加上空調滴下的冷凝水,落在樓下的塑膠雨棚上,那種清脆的聲響,讓你整夜無法入眠;你還沒去找他們理論,倒有別的鄰居找上門來,指責你家的空調影響了他家孩子的學習和睡眠。一到夏天,這種因空調引起的鄰里糾紛,不在少數,雙方吵吵鬧鬧,哪還有涼爽可言?剛感覺到涼意了,人卻傷風感冒了。
現在的人真是嬌貴得不行,一年到頭,超過37攝氏度的能有幾天?就不能忍一忍嗎?不是有年假嗎?就在高溫的那幾天放假好了。看看那些在烈日下堅守崗位的交警,還有那些揮汗如雨的民工,他們默默無聞挺過來了,我們為什麼不能挺?是不是該感到慚愧?優裕的生活,真的把我們堅韌的意志消磨光了嗎?一年為什麼要有夏天?夏天不就是讓我們自然出汗的嗎?出汗能促進人的新陳代謝,能排洩人體內的毒素和汙垢,能讓面板自如地呼吸,如果汗腺一直封閉著,就會滋生一些疾病,影響人的健康。好比一個房間,長期關著門窗,通風不暢,就會散發黴味,人體同樣如此。各種空調病的襲擊,還不能讓我們有所醒悟嗎?
當然,我並不否定空調帶來的便利,在有些場所,比如醫院、高溫作業的車間、人員密集的商場等,還是需要空調來降溫,但希望大家儘量少用,空調的氟利昂對大氣的危害,空調的費電,大家已有共識,隨著科技的發展,也許在不久的將來,能有利用太陽能的空調,這叫“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另外,目前我們在使用空調的過程中,有些小動作,能有助於節能環保。
我在城裡的房子,也裝有空調,城裡的綠化和通風程度,有所欠缺,由於安全因素,晚上睡覺還不能開著窗睡覺,在夏天超過35度的日子裡,關門閉窗地睡覺,我能忍受,但家人忍受不了。我們提倡環保,但不能以犧牲健康為代價,我不能讓兒子熱得中暑了,否則,我在家裡推廣環保,也將不得人心的。有一年,連著幾天將近39度的高溫,我擔心父母身體吃不消,想給他們買個空調,但他們堅決不要。爸爸說:“為這幾天裝空調,不值得,家裡有電風扇,能湊和著用。”我說:“這幾天太熱了,我怕你們扛不住,那你們一定要注意身體,多喝開水,補充水份。”
空呼叫過一二年後,製冷或制熱的效果,感覺比先前有所減弱,一是啟動時間長,原先開一會兒就感覺涼快了,現在要過十幾分鍾才能感覺到涼意,二是控溫能力似乎大不如前,原來開到28度就很涼爽了,現在要調到26度,感覺和原來的28度差不多。開始我以為這是空調的自然老化,東西用久了,靈敏度差一點很正常。有一天,有位朋友來串門,他是做家電生意的,他順口問我:“你家的空調拆洗過嗎?”我說:“沒有啊,裝在那兒就沒動過,我又不懂電器,怎麼,空調還要拆洗呀?”朋友笑道:“空調裡面的過濾網,要經常清洗,才能保證空調的製冷效果。”我說:“那東西怎麼拆呀?會不會弄壞空調?”
朋友搬了把凳子,站在上面一邊做示範,一邊說:“先拆下這塊面板,然後抽出空氣過濾網。”他把過濾網輕鬆拆下,遞給我,我一看,網上佈滿一層灰塵,把不少網孔都塞住了。朋友說:“灰塵塞住網孔,影響空調效能,製冷效果差,還浪費電,對室內空氣也不好,你用自來水把它沖洗乾淨吧。”我把過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