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遠、致遠、操江5艦護送,開赴朝鮮。、
同時致電駐日公使汪鳳藻,知照日本外務省,以符前訂的《中日天津條約》。
汪鳳藻收到李鴻章的電報,立即草擬照會給日本外務省:“光緒十一年中日兩國簽訂和約,載明嗣後朝鮮有事,中國當發兵前往,必先知照日本,一俟朝鮮平定,隨即撤兵等語。今奏上諭,著葉志超酌帶精兵馳赴朝鮮,速平禍亂,以綏藩屬。茲飛諮貴大臣,請煩查照。”
李鴻章在接到袁世凱發回的電報後更是對日本人根本不敢與大清爭鋒確信無疑。
至於日本海軍,李鴻章更是表示“見識過我北洋赫赫之威,日本水師安敢輕動?”
之前的5月初,李鴻章主持了北洋水師第二次大檢閱,恰逢慈禧太后60壽辰,檢閱自然辦的規模盛大,5月8日檢閱陸軍,5月10日檢閱海軍。
海軍檢閱不僅北洋水師主力齊出,南洋水師和廣東水師也跑來湊熱鬧。
大沽口集結了由提督丁汝昌所率北洋水師定遠、鎮遠、濟遠、致遠、靖遠、經遠、來遠、超勇、揚威9艦,記名提督袁九皋和總兵徐傳隆分率廣州水師的南琛、南瑞、鏡清、寰泰、保民、開濟6艦,記名總兵餘雄飛所率廣東水師的廣甲、廣乙、廣丙3艦。
18艘戰艦集結,場面壯觀、氣勢驚人,只看表面還是讓人能感受到清朝作為亞洲第一的堂堂威儀的。
10日,所有艦船乘落潮出海前往旅順,而此時北洋水師的威遠、康濟、敏捷3艘訓練船已先行前往旅順等候。
航行途中,北洋、南洋、廣州水師進行了聯合演練,三支水師組成的龐大編隊不斷改變陣型,以展現自己的操艦技術。只看編隊演練,清國水師還算訓練有素,各艦管帶的操艦能力也極為出色,艦隊或一字橫陣或一字縱隊,操縱自如。
而就在艦隊演練之際,日本海軍赤城號炮艦尾隨而至,一邊鳴炮致敬同時還打旗語問候,一邊不斷縮短雙方距離,觀看艦隊演練。李鴻章見此也不以為意,對丁汝昌示意:“讓其觀吾北洋威勢,震懾宵小。”
此時李鴻章已於8日接到袁世凱來電:“韓國全羅道泰仁縣有東學黨數千,聚眾煽亂。現在派洪啟薰帶兵往捕,求調駐防仁川之平遠兵船分載韓兵,赴格浦海口登岸,聊助聲勢。”
李鴻章認為此時任由日本觀看演練也能讓小小日本拜服在我大清的赫赫軍勢之下。
11日,艦隊駛抵旅順,15日北上大連灣,此時袁世凱電報又致:“全羅道匪黨勢頗猖獗,韓兵練潰敗,又添江華槍隊400餘人往剿。”李鴻章致電總理衙門:“韓王未請我派兵援助,倭亦未聞派兵,似未便輕動,應俟續信如何再酌。”
17、18兩日艦隊在大連灣內進行實彈射擊演習,魚雷大炮齊上陣,魚雷射擊全部命中,艦炮命中率也在七成以上。
19日艦隊抵達威海衛,部分水兵登陸,演練陸上槍炮運用,隊形變換,,還從三支艦隊中分別抽調海軍陸戰隊共20人進行射擊演練,每人射擊3次,均能全中。
隨後威遠、敏捷、廣甲3艦操演風帆,表現熟練靈活,當晚全艦隊萬炮齊發,為演習再添聲勢,氣氛一時間達到**,受到英、法、俄、德、日五國來賓的盛讚,北洋海軍檢閱至此結束。
因此李鴻章有理由相信,見識過我大清威勢後,日本必然不敢輕舉妄動。
而日本人這邊在清軍出兵後立刻翻臉了。
6月7日外務卿陸奧宗光復照汪鳳藻說:“明治十八年4月18日中日所訂和約,貴國發兵前往朝鮮,應備文照會。本大臣查貴國雖指朝鮮為藩服,但朝鮮王從未承認屬於貴國,理合宣告照復。”
同一天,日本駐北京公使小村壽太郎照會總理衙門,其中說:“近來朝鮮內亂熾烈,本國不得不派兵前往。業已命將出師,同時備文貴王大臣查照。”
清政府發現無法阻止日本派兵,那麼也只好寄希望於日本人的出兵行為不會對自己有太大的影響,因此回覆小村壽太郎:“我朝以朝鮮王請救,派兵前往,此照撫綏藩服成例,亂平之後立即班師。貴國不可派出重兵,而且朝鮮王當初還未向貴國要求請兵。故貴國之兵,不必進入朝鮮內地。”
而這邊袁世凱從朝鮮發回的電報讓李鴻章認為,日本的確是派兵了,不過日本派兵正如杉村浚所說,只不過是為了護送大鳥圭介回朝鮮另外“調護使館”,充其量也就數百人而已。
6月9日,八重山號抵達仁川港,大鳥圭介在海軍少佐向山慎吉率領陸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