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約定的地方距離可汗庭以西,臨近鹿渾海,這裡水草豐美,極為適合放牧,當然,更加適合雙方大戰。 昨日,謝稚問了僕從一個問題,問他真的想在草原這樣生活下去嗎? 他遲疑了,確實,都聽說過中原城市的繁華,當然沒人會再想在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生活了。 就這樣,當晚,那名匈奴人就離開了可汗庭,由於魏國大軍在這裡,他只能繞路去敦煌,從那裡進入宋國,再前往長安。 這邊,魏國和柔然在準備大戰,這次,鬱久閭吳提信心滿滿,尤其聽了謝稚的說法,更是覺得魏國已經不再是那個不可一世的草原雄鷹。 鮮卑,曾經草原上的霸主。 鮮卑是繼匈奴之後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遊牧民族,興起於大興安嶺,屬東胡族群,蒙古語族。 秦漢之際,東胡被匈奴冒頓單于打敗,分為兩部,分別退保烏桓山和鮮卑山,均以山名作族名,形成烏桓和鮮卑,受匈奴統治,所以鮮卑一些風俗習慣與烏桓、匈奴相似。 三國志》、《後漢書》、《晉書》和《十六國春秋》都記載“鮮卑”族名是“依鮮卑山,以山為號”,《魏書》記載為“大鮮卑山”。 公元45年鮮卑侵犯邊境,東漢大破之,鮮卑震怖。 公元49年東漢以偏何為鮮卑大都護,使鮮卑連年出擊北匈奴,隨後各部鮮卑大人皆歸附東漢,明章二帝時期一直為東漢保衛邊塞。 公元91年北匈奴被迫西遷,鮮卑佔據蒙古高原,公元95年漢和帝冊立鮮卑大都護蘇拔廆為率眾王,同時設丞輔佐,視作漢之郡縣,和帝之後鮮卑時叛時降。 二世紀中葉,檀石槐統一鮮卑各部,他死後各部獨立發展。 三世紀早期魏武帝曹操將南匈奴安置於中原,鮮卑人據其舊地。 三世紀前葉,軻比能再統一東部和中部鮮卑,交好曹魏,他死後各部又獨立發展,與中原王朝時和時戰。 十六國時期,鮮卑各部落建慕容氏諸燕、西秦、南涼、代國等國。 公元386年拓跋部建北魏,此後南方宋國建立,宋魏對峙至今。 鮮卑之後,柔然據漠南草原,高車等據漠北草原,多有摩擦。 而如今的鮮卑人經過幾代魏國皇帝,不少已經漢化,魏國境內的貴族還好,而宋國境內的魏國降卒和降將都已經經過了徹底的漢化,雖然一些人還保留著鮮卑名字,但是日常生活已經沒有半點鮮卑痕跡。 要是硬說,就是在戰馬上還保留著鮮卑人身為草原雄鷹的彪悍。 宋國皇長子南平王劉鑠就有鮮卑血統,所以其不僅繼承了父親的尚武,也繼承了母親一族的彪悍。 不過和柔然不同,鮮卑已經不再像草原民族那樣逐水草而居,不少鮮卑貴族早就被中原的花花世界迷亂了雙眼,不再勇武。 魏軍前軍是五千步卒的兩側各一萬騎兵,其餘兩萬五千大軍在後方壓陣,不過前軍前面則是二百架床弩,這可是拓跋翰費了好大勁才弄過來的。 草原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根本沒有打造床弩的材料,所以,他才從魏國運來了二百架床弩。 而柔然那邊,清一色的騎兵,不僅有輕騎兵,也有一些屬於半重甲騎兵。 由於柔然國力不允許,還有就是缺乏鍛造技術,所以,只有兩千騎兵有重甲,而且只是騎兵,戰馬沒有披甲。 還有就是其餘騎兵大多都是皮甲,還有一些只穿了厚厚的毛皮而已。 然而此次的柔然騎兵氣勢不同,讓拓跋翰有些擔憂。 副將道:“將軍,可以進攻了!” “傳令,前軍前進,弓箭手準備。” 隨後,魏軍陣中鼓聲大作,魏軍前軍開始前進。 五千步卒前方是兩百架床弩,就這樣,向著前方前進。 對面的鬱久閭吳提看到魏軍前軍前進,於是下令,“準備衝鋒。” 就在這個時候,謝稚看清了魏軍,於是道:“可汗陛下且慢,看,那是床弩,小心。” 鬱久閭吳提知道床弩的厲害,所以不敢大意,下令,“分散陣型,衝鋒。” 戰馬嘶鳴,柔然一萬騎兵發起了衝鋒。 魏軍前軍主將於圖見狀下令,“床弩準備,盾兵上前,長槍兵、弓箭手準備。” 魏軍按部就班的進行展開,隨後,床弩上弦完畢,接著,二百支弩箭激射而出,向著衝鋒而來的柔然騎兵呼嘯而去。 隨著一聲聲戰馬的哀鳴,衝鋒的柔然騎兵倒下一片,不過由於陣型分散,傷亡並不是很大。 而釋放完弩箭的魏軍士卒沒有時間去看自己的戰果,他們開始準備下一輪攻擊。 其實也就夠他們進行兩輪攻擊,否則他們將遭到騎兵衝擊。 隨著一聲令下,魏軍床弩兵再次釋放弩箭,隨後立刻向後方撤退,連床弩都留在原地。 接下來,該魏軍步兵上場了。 衝鋒而來的柔然騎兵再次遭到弩箭的攻擊,不少騎兵倒在了前進的路上。 “長槍兵!” “喝!” 隨著一聲大喝,長槍兵將長槍四十五度角插進地面,然後扶住長槍。 隨著柔然騎兵衝鋒而來,不少步卒被騎兵胯下的戰馬撞飛,還有不少士卒被戰馬踩在馬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