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風郡,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置右扶風,與京兆尹、左馮翊合稱三輔。 三國魏以右扶風改置,治所在槐裡縣。 西晉改為扶風國,移治池陽縣,十六國復為郡。 及宋帝劉義隆破長安,盡收三輔之地,再設右扶風,治槐裡縣,後改槐裡為扶風。 扶風望族多遷至扶風縣,其中就包括魯家。 其實,扶風郡歷史上有四大望族,班、馬、耿、竇。 班家:父子三修史 班昭《女誡》傳後世。 班家人做事,前赴後繼,咬定青山不放鬆,這種專一持久的品質體現在修史工作上。 父親班彪,是個歷史學家,性格沉著穩重,才高而好述作。 他發現,由於司馬遷著的《史記》只記到漢武帝太初年間,之後的歷史空缺而沒有記載,不少非專業人士把歷史事件收集到一起拼湊成書,但是大多粗野庸俗,不能夠繼承《史記》正典。 於是班彪“採其舊事,旁觀異聞”,為《史記》“作《後傳》六十五篇”,《史記後傳》成為《漢書》的前奏。 班昭寫的《女誡》是一篇教導班家女性做人道理的私書,由於班昭行止莊正,文采飛揚,此文後來被爭相傳抄而風行當時。 馬家:胸懷凌雲志男兒當自強。 “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這句擲地有聲的話,出自東漢伏波將軍馬援的口中。 馬援“少有大志,諸兄奇之”。 馬援12歲時,父親去世了,家境很不好,幾個哥哥頗有才學,曾教他學《齊詩》,希望他走貧寒子弟讀書致仕這條路,但馬援卻不願拘守於章句之間,就辭別兄長馬況,想到邊郡去耕作放牧。 誰知沒等馬援動身,馬況便去世了,馬援只得留在家中,為哥哥守孝一年,在此期間,他沒有離開過馬況的墓地,對守寡的嫂嫂也非常敬重。 後來馬援去北地郡飼養牛羊,由於他為人仗義,不斷有人從四方趕來依附他,他帶著這些人遊牧於隴漢之間,表面上看似牧者,但胸中之志並未稍減。 他常對賓客們說:“大丈夫的志氣,應當在窮困時更加堅定,年老時更加壯烈。” 耿家:將門出虎子邊疆搏軍功。 扶風耿氏一門出武將,其中東漢開國名將耿弇,位列東漢光武帝敕封的雲臺二十八將第四位。 耿弇的父親耿況,任邊境太守,本身就是武將世家,耿弇自小隨父居住,目睹父親校場練兵,檢閱騎射,所以特別喜愛軍旅生活,練就了一身好本事。 竇家:幾遭滅族災 頑強延血脈 這一支竇姓,有其苦難的歷史,曾經隱姓埋名一百多年,甚至被迫將竇姓改為鮮卑族姓氏;但這一支竇姓,其歷史經歷又是族人中最輝煌的一支,扶風竇姓,是從五原郡遷來的。 東漢開國功臣竇融的後裔竇武,時任大將軍,與女兒竇太后立12歲的劉宏為帝。 竇武是個清官,看到宦官賣官鬻爵,朝政日非,就與大臣陳蕃等密謀除掉宦官,不料事情洩露,宦官們先下手控制了皇帝和太后,竇武失敗自殺,竇氏一門幾被殺盡。 至於魯姓,周公後裔,源自魯國公室姬姓,是周朝王族支系之一。 魯氏圖騰出處,公元前2698年至前2599年,黃帝有熊氏,在今河南魯山山下唯河魚為食的生活,其以“魯″字為氏族圖騰,部落稱魯氏。 史稱古魯國,同時孕育了魯字和魯氏!從此誕生了一群頭頂一個“魯”字的人! 始祖,公元前1122年秋冬,周武王四弟姬旦被分封到‘周原,姬旦始稱周公(前1122至前1116年在周公位6年),都城魯山,也呼魯候,史稱西魯國,周公旦被後世敬尊為得姓“魯氏始祖”! 秦漢之際,魯姓開始向當時政治文化的中心——關中遷徙。 王莽篡權時,有扶風平陵人魯匡在朝中任職,號為“智囊”,其子在建武初為武陵太守,其孫魯恭為東漢名相,恭之弟魯丕任侍中高職,由於此支扶風魯姓歷代顯貴,族大人眾,於是形成了魯姓歷史上的第一大郡望——扶風郡。 然而魯家和馬家原本並沒有衝突,直到宋國建立,扶風郡歸宋,改為右扶風,魯家原本就壓馬家一頭,然而馬家依靠朝廷逐漸崛起,這觸碰到了魯家的利益。 尤其宋國制度,魯家十分不滿,他們認為世家的榮耀不可侵犯,哪怕皇帝也不能,於是,魯傢俬下一直在想辦法,處處和馬家作對。 尤其後來商會建立,右扶風商會建立,馬家為主導,並且馬家馬督入朝為官,任太子舍人,是太子近臣,可以說,至少馬家在兩代帝王那裡都高枕無憂。 這讓魯家十分忌憚,如今的右扶風,四大望族如今只有馬家逐漸崛起,竇家雖在,但是早就不復往日榮光,耿家早已沒落,成為寒門,至於班家,只有一支尚在人間,而且在長安任太史令,負責記錄宋國大事,並且參與編纂《晉書》。 其餘世家多是小家族,原因很簡單,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很多世家大族因此衰落,甚至消亡。 劉義隆知道右扶風魯家不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