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是國之根本,當年張角一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立國四百餘年的大漢隨即崩潰,開啟了漢末亂世,所以百姓吃不飽可是要出大事的。” “陛下心繫百姓,可以和孝文皇帝相比了。” “青兒,謬讚了,朕怎麼比得上孝文皇帝啊?” 孝文皇帝,漢文帝劉恆,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展農業,使西漢社會穩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與漢景帝的統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劉義隆知道,劉恆在位期間以安民為本、減省租賦、減輕徭役、廢除盜鑄錢令、弛山澤之禁使得經歷過秦末戰亂剛剛建立不久的大漢得意穩步發展。 劉義隆有些政策就是借鑑了文帝的政策,畢竟經歷八王之亂、五胡亂華的百姓在宋國的生活還是很好的。 就在劉義隆和青兒正在交談的時候。 “啟稟陛下,徐麟大人求見陛下,好像很急。” “讓他去御書房。” “恭送陛下。” 劉義隆來到御書房,徐麟急忙道:“陛下,出大事了,江南最近幾月突然大旱,恐怕秋收要收到影響。” “怎麼回事?” “陛下,建康太守上月急報,自從大水退去,接連兩月沒有下雨,而且已經有幾條河流出現了斷流,不少農田出現了旱情。” “這麼嚴重?” “這是建康太守的加急奏章。” 劉義隆看完之後感到頭疼,看來揚州旱情還挺嚴重的,一旦旱情擴大,秋天的收成就要少很多,甚至有些百姓可能連飯都會吃不上。 “傳旨謝晦想辦法派遣水軍向受災地方送水。” “陛下,恐怕會杯水車薪,因為據欽天監的觀察,至少三個月之內,建康恐怕不會下雨。” “傳旨,太子監國,齊王、楚王輔政,王華、王曇首負責朝政,魯王、徐麟、張沐跟隨朕前往建康。” 劉義隆隨後返回了後宮,青兒這次一反常態對劉義隆道:“妾想要陪陛下去建康。” 劉義隆思考片刻同意下來。 隨後劉鑠調集五千青龍衛,護衛著劉義隆向著建康方向而去。 劉義隆很焦急,他一路速度很快,然而剛過武關,劉義隆就帶著劉鑠和青兒棄大隊乘船前往建康。 站在甲板上,劉義隆有些擔心,建康是宋國舊都,不管怎樣不能出亂子,要不恐怕宋國暗中的敵人就會跳出來。 其實他不知道,建康以及周邊的情況,要比他想的還要糟糕。 此時的建康太守已經焦頭爛額,他求助建康都尉,派出士卒來回運水,可是乾旱面積實在太大,根本沒有效果。 不僅如此,一些百姓看著地裡的水稻等作物不斷的枯死,心裡絕望了。 不久後,越來越多的流民進入了建康等地,這讓很多官員十分頭疼。 此時在晉陵郡延陵縣的一個村莊。 “如今天子無道,上天降下懲罰,江南百姓苦不堪言,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不少百姓紛紛附和,隨後說話那名百姓,組織起近三百人的隊伍。 那人叫做張承,他本來就很有野心,想要當官,但是他不學無術,並沒有透過科舉。所以他對朝廷懷恨在心,如今江南大旱,他抓住機會,挑撥百姓,然後揭竿而起。 然而當他這三百人抵達縣城後,不少百姓有些害怕,還有些百姓趁機逃走了,這讓張承氣憤不已。 他知道以他們的實力根本無法攻破縣城,於是他們開始在周邊的村鎮招募士卒。 那些吃不上飯的人紛紛響應,還有就是那些心術不正的人也紛紛加入張承的叛軍。 短短一個月,張承的叛軍就達到了千人。 隨後他們開始攻打縣城,而且還成功攻破了延陵縣城。 收編了一些縣兵,並強迫縣中的青壯加入了叛軍。 就在這個時候,他自立為王,號晉陵王。 隨後他派人去各縣招募那些心術不正,遊手好閒的混混,進行武裝,準備攻打晉陵郡郡治,晉陵城。 晉陵太守得知訊息驚慌不已,首先告知晉陵都尉。 晉陵都尉立刻發兵準備攻打叛軍。 然而晉陵郡兵之中有叛軍的探子,所以叛軍提前知道了宋軍的行軍路線。 結果可想而知,宋軍被叛軍埋伏,晉陵都尉戰死,兩千宋軍被俘一千餘人,被張承編入叛軍。 如今叛軍勢大,他又收攏周邊流民,叛軍人數達到了五千餘人,甚至還有五百騎兵。 晉陵太守得知訊息,大驚失色,立刻調集城防營緊守城池,然後派人將訊息送往建康。 劉義隆此時剛剛抵達建康,來到太守府。 “終於到了。” “陛下,為何這樣著急?” “朕怕出事情,最近你們也看到了,旱災如此嚴重,流民越來越多了。” “父皇,太守來了。” “臣參見陛下。” “平身吧,災情怎麼樣了?” “陛下,災情稍有緩解,一些地區下了雨,不過如今最難辦了不是天災,是人禍。” 說完,建康太守跪在地上,雙手將奏章舉過頭頂。 “請陛下降罪。” 劉義隆拿起奏章看了起來,然而看完後,劉義隆並沒有發怒。 “起來吧。” “鑠兒,傳旨,虎衛軍和黑風軍外加一萬朱雀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