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川鎮已經基本易手,然而魏軍依舊在抵抗,六鎮的兵馬確實不同,戰意依舊很濃烈。
宋軍騎兵的加入讓魏軍壓力劇增,叔孫無破很是不甘,但是他不懼怕死亡,他率領還願意繼續抵抗的魏軍士卒依舊對宋軍發起進攻。
這裡的魏軍基本都是鮮卑人和一些其他少數民族士卒,沒有漢人士卒,而且士卒已經被灌輸了漢人不會放過他們的想法。
就這樣,就算這些士卒士氣已經低落到極點,但是他們依舊在抵抗。
依照他們的想法,抵不抵抗都是一死,所以,他們和其他城池的魏軍不同,十分仇視漢人。
劉義季得知情況,只能下令抵抗者殺無赦。
宋軍這下徹底發狠,對魏軍發動了更加猛烈的進攻。
最終,包括叔孫無破在內的魏軍全部戰死在武川鎮。
武川鎮只是一個軍事要塞,而且建立之初只是為了抵禦柔然入侵,所以包括武川鎮在內的六鎮並沒有百姓,只有一些負責城內一些事務的人員。
所以,宋軍攻佔武川鎮後,並沒有打算駐軍,因為劉義隆看來,別說軍陣,當初始皇帝的長城也無法擋住遊牧民族的鐵蹄,所以,懷朔鎮已經被宋國放棄,武川鎮的結局一樣。
而俘虜的魏軍士卒他們的命運已經註定,他們將成為宋國的苦力,他們是俘虜,並不是主動投降,所以,他們只能去勞教司。
如今宋國需要大量苦力,邗溝修繕完畢,馬上就要修繕打通通濟渠,這當然需要大量工人,而這些在勞教司麾下的苦力就是最佳人選。
他們大多都是青壯,所以他們是最佳勞動力。
接著,宋國大軍暫時就在武川鎮,並準備下一步動作。
武川鎮一破,盛樂城已經暴露在宋軍面前。
盛樂城是魏國故都,公元338年,拓跋什翼犍即代王位,拓跋什翼犍在後趙襄國和鄴做人質,耳聞目睹了中原的農耕文明。
襄國、鄴,農耕文明悠久,戰國魏文侯西門豹在鄴,曾破除當地“河伯娶媳”的迷信,開鑿渠水,引漳灌溉農業,拓跋什翼犍即代王位後,開始重視發展農業生產。
公元340年春,也就是他即位的第三年,把都城移到雲中的盛樂宮,移都是出於發展農業生產的需要。
公元386年四月,拓跋什翼犍孫子、代王拓跋珪建立北魏,定都盛樂,稱魏王。
公元398年拓跋珪稱帝,開啟了封建帝制,北魏走向鼎盛的盛樂時代,盛樂從拓跋力微以來,有15位拓跋部的首領在此即位,另外代國的7位代王中,有6位代王以盛樂為都。
拓跋部定都盛樂以來,由拓跋猗盧、拓跋翳槐、拓跋拓跋什翼犍分別在公元313年、公元337年、公元341年三次建築盛樂新城。
公元398年秋,在滿朝文武大臣的勸進下,魏王拓跋珪登基稱帝,始設天子旌旗。這時,盛樂不僅僅是西部大人之都、大單于之都、代王之都,而且是北魏之皇都,盛樂本土成為名副其實的帝王之鄉。
盛樂環山繞水,是出塞入塞的要衝,南北一馬平川,東山到黃河200裡,南山至陰山一百多里,距地域戰略重要且產鹽的參合陂僅80裡。
中陵水(渾河)流經盛樂南部山區全境入黃河,荒幹水(大黑河)、白渠水(茶坊河)、金河(寶貝河)都由芒幹水匯入黃河,這幾大支流使盛樂地域成為塞外水草最為豐美的地方,這裡的植物多種多樣,其中馬蓮、芨芨、沙棘、檸條等多年生草本植物和灌木,耐乾旱,植株高,大雪埋壓不了,是牲畜冬天最:()劉宋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