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應該是李子羨天生的,從骨子裡透出的氣息。同時也是他一出生就與生具有的。
李子羨的目光緩緩從十人面容上掠過,神情清淺的笑意,看不出什麼情感。只是他掃到宴洵都身上的時,笑意更深了幾分,片刻之後,他又低頭去翻閱宗卷,一份份地看,看得很慢。
因為那抹表情變化得太快了,寧璨根本來不及捕捉,領悟不出李子羨眼底的笑意到底是什麼意思。
這時候差不多就是要御筆圈點了,旁邊的宦官早有磨好墨,放好筆伺候著。硃筆圈處,功名生輝。
低下下面十名貢士覺得心跳得好快,幾乎按耐不住,有人偷偷地抬起眼皮偷看。
雖然在殿上的三百貢士基本都不會落選,但“三甲同進士”和“二甲進士出身”還是存在不小的差異。而二甲三甲與“一甲進士及第”之間的差距則更大。出身的差異,能定一生。而功名的差異也是如此。
天子李子羨御筆親點三鼎甲之後,在對外放榜之前,得當庭宣讀對著貢士們宣讀一遍。
執事宦官拿過兩卷名單,就展開黃絹宣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庚辰年科舉取士,今賜進士及第三人,第一名為京城士子宴洵都。第二名為京城人士劉堃哲……”
下面“嗡”的一下,略微騷動。其實剛才在天子點名之前,眾人心中便有了些思想準備。能得到天子青睞,入得聖眼,被點為“狀元”並不奇怪。只是貢士們很是想不明白,為何是宴洵都,他上次會考放榜出來的成績簡直令人大失所望。
寧璨的腦袋被“叮”得打了個激靈,她沒有想到自己居然會中狀元。亦有種身上的擔子減輕了一半。
【恭喜宿主考中狀元郎。】系統跟寧璨激動。
放榜完畢,三百進士謝恩後退出大殿,走出到宮門外,不過他們還不能離開,依照慣例,稍作休息,等完整金榜張貼之後,所有進士得換上特製服飾,騎馬插花,沿著特定路線走一圈。
進士們三五成群互相奉承,安慰著。寧璨跟在劉堃哲身邊打掩護,免得顯得自己格格不入一樣。
劉堃哲也看穿了宴洵都的小心思,“你就是不常在京城中走動,才會這個不認識,那個也不認識。”
寧璨撇嘴,“堃哲兄別說我,你自己也一樣。”宴洵都是劉太師的學生,自然與劉堃哲是同輩。“對了,我有一件事十分的好奇。”
“你何時變得那麼八卦。說。”劉堃哲看宴洵都年紀小,把他當做孩子,又當成親弟(河蟹君冒著槍彈雨林路過)弟一樣看待。
“我只是很好奇。你以前不參加科舉,一點是怕人家說你靠關係才考得功名的。只是,其中也有幾年不是老師他當主考官的,為何你……”寧璨沒有將問題說話,且劉堃哲也聽得懂就行了。
“儘管我自認光明磊落,但是……也怕人故意戲耍我。”在劉太師與鄭太傅的對弈中,可以看出隨著這二人的年紀變大,也越發變成小孩子為了一樣玩具而打架,爭吵不休。劉堃哲自然不願意去躺那趟渾水。“不過還是要恭喜賢弟,高中狀元。真不愧是我父親最得意的學生。”
劉堃哲從未不服過,上次春闈的榜出來,劉堃哲便覺得那樣的成績一點也不像他認識的宴洵都。如今這位拔得頭名的宴洵都,才是他認識的宴洵都。
“堃哲繆讚了。我也要恭喜你,高中榜眼。”劉堃哲與宴洵都相互客氣著。
不遠處的鄭章允看到那一幕感到十分的氣惱,感覺他們像在羞辱他一樣。他滿心以為,這次他定能高中狀元,結果他連探花都沒有。
一個時辰後,進士們安排準備妥當,一個個都穿上了嶄新的深紅色的進士服,頭頂著烏紗,兩邊展角,系以垂帶,簪翠葉絨花。新任狀元郎宴洵都冠上的簪花有所不同,枝葉皆銀,飾以翠羽,顯得非常精神漂亮。
騎馬遊街嚴格按照著金榜名次先後來走,寧璨當仁不讓是一馬當先,後面是榜眼,再後則是探花。
一聲鐘鳴響起,儀仗隊伍啟程,浩浩蕩蕩,鮮明的旗幟飄揚,樂手吹起嗩吶,敲鑼打鼓,花團錦簇,好生熱鬧。
街道的路線早有人清出來了,出動了大量官差和兵丁來維護秩序,無數百姓站在邊上,街道上的商鋪樓上欄杆也站滿了人,他們指著馬上的進士們議論紛紛。
宴洵都作為狀元,作為魁首,又是京城赫赫有名的第一美男毫無疑問掠奪了大部分的視線焦點。
回到晏府寧璨整個人還是暈飄飄的,不太真切。她還來不及反應,晏父就拉著她去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