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1部分

,和傅老探討交流書畫知識。

以他現在的高階繪畫術和高階書法術而言,再加上靈氣之類的,已然超過了傅老的水平,只不過論其繪畫經驗而言,他就不如傅老了。

對於陳逸在畫作上的進步,傅老可以說是看在眼裡,陳逸可以說是華夏年輕一代中,書法和繪畫最傑出的一個人。

而在此期間,陳逸也是接到了傅老的邀請,說下個月中央美術學院和其他的一些學校,將會到義大利一些院校和機構交流文化知識,詢問他願不願意去。

以陳逸的書畫水平,和對華夏文化知識的瞭解程度,絕對超過任何一個年輕人。

接到這個邀請後,陳逸思考了一下,當時只問了一句話,“包吃住,包機票嗎。”

這讓傅老無奈一笑,知道陳逸這是在開玩笑,以陳逸的資本來說,還在乎這點錢,不過他還是回應了一下,費用全包。

陳逸想了想,也是有一些意動,畢竟他得到鑑定系統後,這些年都在國內,國外倒是沒有去過,與沈羽君商議了一下後,他決定去看看。

得知陳逸要去的訊息,傅老也是充滿著喜悅,告訴陳逸,他已經將名單報了上去,等到快要出發時,會通知他。

陳逸則是一笑,看了看儲物空間中的一封信,這封信是賀文知送到三清觀的,自從賀文知從三清觀出來後,他聽到過一些訊息,什麼書畫雙絕出世之類的訊息,只不過,最近半年來,倒是沒有了訊息。

去年由於龍園勝雪的事情,他去到了三清觀,同樣向玄機道長打聽了一下賀文知的訊息,玄機道長當時則是一笑,拿出了兩封信,說這是賀文知託人送過來的信,一封是給三清觀的,一封則是給他的。

當時他拆開信看了之後,不禁一笑,怪不得賀文知半年來沒有訊息,原來這傢伙去了歐洲,說是領略一下外國的文化,然後嘗試與華夏文化相結合。

除了這個原因之外,陳逸還知道雖然賀文知的心結已經解開,但是內心之中,依然忘不了他的妻子,這次去國外,恐怕也是抱著散散心的意思。

陳逸答應傅老的原因,也是有著這封信的因素,義大利乃是歐洲文化的搖籃,相信賀文知也一定會去,說不定還能在義大利碰到呢。

本來在這次交流活動上,義大利還希望華夏將驪珠拿過去進行展示,不過卻是直接被政府有關部門予以婉拒。

陳逸得知後,亦是十分贊同政府的這個做法,現在連華夏民眾都沒有見到過驪珠的展覽,直接拿到外國,讓外國人去看,就算是政府部門同意,他也不會同意。

更何況,這次文化交流活動,最少也要持續一個月之久,這無疑讓他的驪珠生產出來的甘甜之水,又少了一個月的量。

不過驪珠拿不過去,驪珠之水,倒是可以拿過去兩瓶,做為紀念,送給他們。

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快,便到了出發的日子,陳逸在答應了傅老的邀請之後,特別回到了浩陽,陪伴了沈羽君一段時間,同時往其體內,輸入了一些靈氣。

與沈羽君告別後,陳逸踏上了前往天京的行程,他們這一次的文化交流團體,將會在兩天後,搭乘天京到羅馬的飛機,前往義大利。

既然是文化交流,這一次,陳逸也是拿出了自己的一些書畫作品,放在了展覽品當中,準備與其他的作品一同展出。

對於陳逸這些作品,有關部門非常的重視,予以了嚴格的保護,只是因為陳逸的書畫作品,非常的有價值,堪稱華夏書畫界的一個奇蹟,每一幅作品,價格都在不斷提升著,現在一幅作品,最少也要二千萬以上。

除了書畫作品之後,品瓷齋瓷器製作公司,還拿出了兩件精品柴窯瓷器,準備和其他的交流品一同,運往義大利,進行交流活動。

作為華夏瓷器之冠,代表著華夏瓷器文化的最高水平,這一次的交流活動,豈能缺少了柴窯。

兩天過後,由國家文化部門一些官員帶領的文化交流團體,搭乘專機,由天京飛往羅馬。

從天京到羅馬距離大約在八千公里左右,哪怕是坐飛機,也是需要十一個小時。

他們是在下午一點三十起飛,由於天京和羅馬時差為七個小時,這個時間,相當於羅馬時間早上六點三十,到達的話,已然是羅馬時間十七點多,需要耗費十一個小時左右。

義大利作為歐洲文化的搖籃,曾孕育出羅馬文化及伊特拉斯坎文明,共擁有四十八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是世界上擁有世界遺產最多的國家。

而首都羅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