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他們見到了莎士比亞的手稿,品讀了一部更加精彩的哈姆雷特,他們自然選擇支援陳逸,而不是那個作惡多端的古董商詹姆士。
網路媒體上的評論,幾乎都是一面倒,詹姆士的所作所為,讓許許多多的人都為之唾棄,一些專家學者,更是在自己的部落格上,發表了對詹姆士的譴責。
詹姆士哪怕擁有數不勝數的古董文物,可是卻依然改不了其商人的本性,而陳逸就不同了,可以說是一位有著巨大成就的收藏家,文物鑑定專家,書畫家,在華夏的影響力,不亞於莎士比亞在西方的名氣,他們這些專家學者,自然選擇站在陳逸這一邊。
在看到網路上的一些評論之後,詹姆士瞬間就氣炸了,將桌子上的東西直接掃了下去,今天這一個行動,他本以為許多小不列顛的民眾會稱讚自己,稱讚自己是英雄,可是沒想到,全部都是罵自己的話語。
詹姆士的內心在滴血,如果不是陳逸提前召開釋出會,他絕對會成為小不列顛的英雄,絕對會,他恨恨的看了看掃在地上的電腦,這些評論,不會將他打敗,只會讓他用更大的力量,去報復陳逸。
想要將這部手稿,順利的帶回華夏,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今天已經有一些官員與他秘密的通了電話,表示對他行動的認可,並且會對他的行動進行一些配合。
就算政府不配合,他也不會就這樣放過陳逸,必須要讓這些華夏人知道,他詹姆士不是好惹的。
而在這部手稿鑑定結果出來之後,小不列顛政府部門,再次召開了緊急會議,只不過在會議上,兩派人依然是爭論不休,溫和派主張與陳逸進行一些接觸和談判,想辦法以最小的代價,讓莎士比亞手稿留在小不列顛。
而強硬派則是主張以配合詹姆士的計劃,讓陳逸這一個華夏人知道他們日不落帝國的厲害,並且還抨擊溫和派的妥協,只會讓陳逸更加的變本加厲,難道為了留下這一部莎士比亞的手稿,把大英博物館掏空嗎。
在這個世界上,有著四大著名的博物館,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他們小不列顛的大英博物館,和法蘭西的盧浮宮。
只是,這兩家博物館中,都是有著清朝末期從華夏搶掠而來的珍貴文化,如果歸還華夏的話,雖然不至於讓博物館完全垮塌,但也會使影響力大大的減弱。
如果陳逸的要求不僅僅只是大英博物館,還包括其他的博物館,那麼一些博物館就算不會被掏空,恐怕也沒有多少珍貴文物剩下了。
單單想想,都是不可能的事情,得到一部莎士比亞的手稿,為此付出了數百萬件華夏文物。
看著這兩派官員不停的爭論,最後小不列顛首相拍了拍桌子,下達了命令,先派人與陳逸進行接觸,看看他的要求是什麼,並警告這部手稿他暫時無法帶出小不列顛,如果陳逸的要求太過分,而且沒有任何談判的餘地,那麼他們所能做的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放棄這部手稿,另一種透過各種手段,讓陳逸屈服。
當天晚上各大電視臺的新聞,也是播報了莎士比亞手稿的鑑定結果,並且介紹了文字內容上的精彩,以及其蘊含的巨大研究價值和文學意義,最後稱莎士比亞這部哈姆雷特手稿,是本世紀最偉大的發現之一。
這一部手稿,再一次讓世界為之震撼,震撼的不僅僅只是鑑定結果,還有這部手稿內容上的精彩,所有看到手稿的人,都呼籲陳逸將這部手稿出版成紙質書籍,所有人都想要擁有一部這樣的書籍。
比起這一部手稿再一次帶來的震撼,那詹姆士的一些言論,實在是毫不起眼,也只是在網上發醇了一下而已,世界上有名的電視臺,都沒有對這些言論進行播報。
當然,這些言論,也讓小不列顛的一些民眾,注意到了這一件事情,呼籲政府拿出誠意,與陳逸進行一些談判,爭取讓這部代表著小不列顛文明的手稿,留在小不列顛。
在這部哈姆雷特手稿鑑定結果出來之前,就已經有許多媒體在打聽陳逸這部手稿的發現地點,以及這部手稿原來的主人。
而在鑑定結果出來的第二天,很多媒體透過一些渠道,打聽到了手稿原來的主人,居住在劍橋的盧克?哈里森一家人,有跡象顯示,他們在四百多年前的祖先,是與莎士比亞所在的國王劇團管理人員,而正是他們將舊物賣到了收購站,並且在無意中,將這個資訊告訴了陳逸。
價值無比珍貴的手稿,透過他們的手中,被賣到了廢品收購站,從而由陳逸發現,那麼這一家人,對這件事情會有什麼看法,會不會透過起訴的方式,來索回這部手稿的所有權呢,不僅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