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謝天子聖恩浩蕩!”
常茂雙手顫抖,接過了唯一一枚玉質獎章。
潔白無瑕的羊脂玉,潤如凝脂。
兩條金龍,盤踞上面,張牙舞爪,彷彿隨時要飛出來一般。一枚紅寶石的珠子,在龍口處鑲嵌著,凝重的好像一滴血!
常茂捧著精緻到了極點的獎章,突然泣不成聲。
淚水一滴一串,流了下來。
身為開平王常遇春之子,他承受的東西,不是外人能夠想象的。
當年常遇春英年早逝,常茂還很小,撐不起家門,多虧了藍玉幫襯著,後來常茂繼承鄭國公爵位,也著實立了不少功勞。
很可惜,在北伐殘元的時候,釀成了大錯,連岳父馮勝都怒了。
起落之間,常茂終於看懂了,要不是靠著他爹的威名,自己什麼都不是。
而在靖難之役的前後,常茂更是想透了,要維護常家的威名,他就必須靠著自己……以舅舅的威名,也很難自保,一個男子漢大丈夫,要是不爭氣,就沒人能救你!
因此常茂才冒險前往哈烈,十年辛苦,出生入死,鬢角斑白。
終於換來了這一枚玉質獎章。
雖然這枚獎章不代表官爵,不代表俸祿,但是當朱棣把獎章掛在他胸前的時候,常茂下意識挺直了腰桿,是從心裡往外,發自肺腑的那種。
他無比確信,自己能夠坦然面對父親了。
雖然他沒有常十萬的自信,也沒法靠著十萬兵馬橫行天下。但是他依舊是個堂堂正正的漢子,如此,也就足夠了。
常茂也不年輕了,雖然他早些年荒唐過,紈絝過,但是此時此刻,常茂以自己為榮!
同樣倍受鼓舞的還有那十幾個人。
他們有的是出使哈烈的使臣,有的是隨從,有的是被俘虜的將士……十多年的堅持,終於換來了朝廷的肯定,他們問心無愧。
“太師,這十二位功臣不失臣節,除了賜予獎章之外,還有什麼賞賜?”
柳淳笑道:“陛下,臣已經責令禮部,將他們的事情整理下來,然後撰寫文章,編入小學教材,讓人們能夠了解,銘記!”
此話一出,郭冀等人都倒吸口氣!
我的天啊!
這個恩典也太大了!
這世上不乏追求名標青史的人。但青史算什麼呢?不就是幾行文字罷了,能閱讀史料的,都是頂尖兒的文人官吏,至少是天下人的百分之五。
柳淳說的是什麼?
編入教材啊,整個大明通用的教材,鐵定成為一代人的記憶。
值了,真的是死而無憾了。
他們在回來的路上,憧憬了許多可能的結果。但是最多也就想到名列方誌之中,成為地方父老的驕傲。
根本沒有想到,竟然會成為全國的表率,實在是太出乎預料,高興到顫抖。
“陛下,臣一直在思考一件事情。”
柳淳聲音深沉而凝重。
“臣在大興教化的時候說過,希望建立起‘大明人’這個觀念。全天下的百姓,第一重的身份,就是大明人,之後才是某個地方,某個行業,某個家族……同為大明的子民,我們需要的是共同的記憶!需要彼此連結在一起。”
“這個連結可以是詩詞歌賦,也可以是衣食住行。”
“拜共同的祖先,讀同樣的歷史,祭祀同一個神靈,秉持相同的道德……共築長城,泛舟大運河,讀漢唐文章,頌李白杜甫……”
“正是這個共同的記憶,構築了中原王朝,構築了幾千年的道統傳承……雖然蠻夷時常入寇,雖然國勢起落,興衰交替。”
“但是……我們依舊站在這塊土地上,生生不息!興旺發達……”
柳淳說到這裡,眼睛都在冒光,而金殿之中的文臣,尤其是楊士奇等頂級人物,已經聽懂了柳淳的意思。
想要把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就必須要強大的共同記憶,可以說是文化紐帶。
過去所有的王朝都沒有力量做這件事。構築共同記憶的工程留給了儒家文人……像什麼三綱五常,孔孟聖賢,二十四孝……這些通行全國的東西,全都來自儒家。孔孟學說,教化了一代又一代的讀書人。
這些共同記憶,最後演變成了士人集團,又發展出了與君王共天下的豪邁。
柳淳推行變法,就是要打破儒家對這部分的壟斷。
大破大立,既然廢了儒家的東西,就必須重新構築一個更強大的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