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天竺,容易的讓人吃驚,彷彿老天爺有意留這麼一個奇葩的國度,來充當工業文明的養料。
在葉華看來,“三哥”就像是潤滑油一樣,即便工農業兩大部門能夠勉強交換,但還存在剪刀差的問題,很顯然,在目前的狀態下,只能讓農民吃一些虧。
但是讓印度的局面開啟之後,原本尖銳對立的兩派瞬間緩和下來。
“天竺的人口不比大周少太多,哪怕一個人用一塊手帕,也夠工廠卯足勁頭開工了。”郭幸哥很輕鬆道。
其實早在蒸汽機出現之前,冠軍坊已經出現了水力織機,在江南,更是出現了能同時紡六十四根線的水力織機。
真的不需要懷疑漢人工匠的才智,只不過這些織機始終沒有成為主流。
效率幾倍增加,就意味著婦人手裡的織機失去了價值,男耕女織,幾千年來形成的分工,並非沒有道理。
男人耕田,換取一家人生存的糧食,婦人織布,除了給家人穿戴之外,也會去拿到市面上,換成錢財,填補家用。
通常情況下,人們都會在房前屋後,種上桑麻,男人能幹值得炫耀,女人心靈手巧,紡出的布,繡出來的圖樣,比別人更受歡迎,能賣上高價,也是值得自豪的事情。
一個強壯的男人,一個手巧的女人,組合在一起,就是個“好”!
只是人力永遠沒法跟機器抗衡,當織機大行其道,布匹價格下跌,老百姓的紡車就會無以為繼,甚至會影響到各地的稅收。而且效率提升,就需要更多的原料,要把土地改種成桑樹、棉花……經濟作物面積擴大,又會引起糧食危機……一環扣著一環,幾乎就是個死結。
很多地方的州府,都會透過各種手段,限制外來的綢緞布匹。
目前江南的紡織作坊,除了供應海外貿易之外,就是軍需,至於鄉村,根本打不進去。
包括葉華在內,他都不好去批評什麼,你有你的道理,百姓有百姓的生計,各地有各地的實際困難……
當然了,把海外的大門開啟,一切就不一樣了。
“我們可以先用低價,摧毀天竺的手工織機,然後提高價格,從天竺榨取暴利。”
郭幸哥絲毫沒有在做壞事的覺悟,反而顯得興奮異常,在他的心裡,追求的首先是實現理想,他從葉華那裡繼承來的,要把大周帶入工業時代。
郭幸哥覺得這個比什麼都重要,勉強能相提並論的就是大周的子民百姓,他不能去害自己人,不能逼得別人傾家蕩產,妻離子散,更不會毀了他爹留下來的江山,除此之外,他就沒什麼顧忌了,至少天竺人的死活不在他的關心內容之列。
“我們利用棉紗布匹,從天竺換取金銀糧食……錢財呢,用來支援聖人對外用兵,糧食用來供應城市需要,我們就能在不損害老百姓的前提下,讓大周疆域越來越廣闊,國力越來越強盛!”
郭幸哥翹著二郎腿,雙手抱著後腦勺,兩顆潔白的門牙露出閃亮的光,像是得意的小狐狸,嘿嘿笑著。
只不過在郭幸哥的對面,太子殿下郭宗訓卻不這麼看,他覺得事情還不能這麼簡化。
“小叔,從天竺弄糧食,你考慮到大周的糧價嗎?還有,向天竺傾銷棉紗,你考慮過要用多少土地,改種棉花嗎?再有擴大產能了,要不要多僱傭工人,工人的待遇又怎麼算?”
郭幸哥不得不承認,太子比自己小了四歲,但這傢伙的確想得比自己要全面,他把兩手一攤,“你說要怎麼辦才好?”
郭宗訓很得意的笑了,他還真有方案。
“說起來還是師父提示,我才想明白的,請師父一起參詳……”
郭宗訓覺得,首先要劃定出棉田和桑田的範圍,確定改種的數目……這是絕對不能胡來的,快了,會影響糧食安全,慢了也會耽誤賺錢。
在確定好了之後,要針對農民進行補貼,尤其是糧農。
“棉花和生絲需要的勞力都比糧田多,而且獲利比糧食豐厚,人心驅利,我們不能重蹈南唐的覆轍……對糧農的補貼也不是給他們錢,而是鼓勵各個糧農合作社購買蒸汽機,新式的農具……這樣一來,他們就能用更少的農夫,耕種更多的土地,提升糧食產量……至於多出來的人,就可以去棉田和桑田,充當勞力,還可以進入城市,充當工人……這一塊要配合適當的教育。”
郭宗訓很認真道:“小叔,工人的待遇還是要提升,至少不能比農民差。”
這一次郭幸哥沒有猶豫,“只要能保證工廠獲利,我當然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