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尊金燦燦,碩大無朋的佛像擺在面前。善男信女想到的是頂禮膜拜,祈求保佑賜福,可是在柴榮的眼裡,這就是一座金山。
沒錯,就是真金白銀!
自從郭威登基之後,均田,鼓勵商業,對外用兵,恢復元氣……短短五年時間,中原的經濟高速發展,開封商賈雲集,貿易繁榮。
可與此同時,一個致命的問題也浮現了,商業越是繁榮,交換的貨物越多,就越是需要海量的貨幣,偏偏呢,中原金銀產量不豐富也就罷了,就連銅礦也不多。
一面是商業需求旺盛,一面是貨幣供應嚴重不足。
帶來的結果往往是災難性的。
比如眾所周知的穀賤傷農現象,在大周就非常非常嚴重……老百姓分到田地之後,努力耕種,把倉庫堆滿。可接下來,他們要蓋房子,要娶媳婦,要送孩子上學……每一樣事情都需要錢,就要拿著糧食去交換。
在幾年前,一石糧食,秋收的時候,能賣到七百文以上,而青黃不接的時候,能超過一貫錢。
才五年的功夫,一石糧食,最便宜已經跌破了三百文。
這還是因為大周對外作戰,要採購軍糧,撐住了糧價,不然跌破二百文,甚至一百文都是有可能的。
歷代統一天下之後,都會出現糧價快速下跌的情況,許多文人描述的盛世圖景當中,物價低廉往往被拿出來說事。
比如隋煬帝大業八年,天下大亂,河北一帶鬥米大概幾百錢,到唐高祖武德元年,戰亂甫平,民生凋敝,洛陽一帶鬥米飆至八、九千錢。
也就是說,一石糧食,能價值八十貫到九十貫銅錢。
幾乎相當於四斤銅錢,換一斤糧食,這個數字是非常非常駭人聽聞的!
在戰亂的年月,什麼都可能發生。
而經過大唐君臣的努力,在《新唐書·魏徵傳》中記載:於是帝即位四年,米鬥三錢。
沒錯,是三錢。
《食貨志》中重複了這個數字:貞觀初,絹一匹易米一斗。至四年,米鬥四五錢。
《資治通鑑·唐紀》中也強調:貞觀元年,關中飢,米鬥值絹一匹。二年,天下蝗。三年,大水。是歲天下大稔,米鬥不過三四錢。
貞觀四年是個分界線,這一年,經過李二的休養生息政策,天下大治,再加風調雨順,米價降至最低點。不僅在唐朝,也可能是中國歷史上米價最低的時候。從貞觀元年的米價千錢到貞觀四年的三五錢,不過三四年時間。
與剛剛結束戰亂時期相比,米價跌了三千倍!
整整三千倍!
當然了,米價低,是因為老百姓努力耕田,畝產高,豐收了,天下不愁吃的,固然值得高興。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米價過低,甚至會摧毀一個國家!
大家都知道封建小農經濟抵禦風險的能力差,如果經營不善,或者遇到天災人禍,往往就會破產。
打個比方,如果糧價一石是五百文,一家人賣十石糧食,能換回來五貫錢,而糧價下降到五十文,十石糧食只能換五百文。
假如遇到了需要花錢的大事情,哪個對農民有利?結果顯而易見!
糧價低,老百姓收入少,就沒法抵禦風險,遇到了事情,就要出售土地,甚至賣身為奴,從自耕農變成佃農,所謂土地兼併,就是這麼來的。
當土地兼併到了一定程度,天下必定動亂不已。
這一點從唐代的歷史,就能得到最好的的結論,何以府兵制幾十年就崩潰了,何以李二之後,大唐對外戰爭的結果往往不理想,何以門閥和皇權爭鬥越來越激烈……等等歷史現象的背後,都是一個原因,就是利益分配不均,說穿了就是土地兼併。
而要想阻止土地兼併,除了要定下規矩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應該保證基本的糧價,保證農民的基本收入,增強抵禦風險的能力……
葉華和柴榮曾經一起北上,與契丹皇帝會獵。
一路上,他們聊了很多事情,葉華就提到過建立糧食最低收購價格……這事柴榮聽進去了,也打算這麼幹。
但是,對不起,根本做不來!
朝廷的歲入就那麼多,能動用的貨幣只佔了三成不到,其餘全是實物。
這些錢要養兵,養官吏,修建城池,維護河道……幾項開支瓜分之後,就所剩無幾。朝廷能做的就是讓各地常平倉適當徵收糧食,調節物價。
說實話,作用依舊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