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柏楊和張清華的村子名叫黃泥崗,這是一個極普通的小山村,距離李家莊不過十餘里,村裡有十來戶百姓。
十來戶人家並不都姓張,而是又張、蔣、李、郭四姓,他們基本上都是隋末之時的流民,大唐建立後,朝廷均田,被官府安置在這處小山坳裡面。因為過去這本就沒村,因此均的田其實是從周邊的村子在戰亂時代收歸官府的無主之地。
一家也就十來二十畝地。
一家數口之人,靠著這麼點田地,還要負擔租庸調,是很艱難的。因此村裡的村民,絕大多數在侍弄自己家的那點田地之餘,還給周邊的地主們攬活做工,佃種田地,再加上在山腳下,有時也砍樵打柴,進山打點獵物補貼下家用,才勉強生活下來。
張柏楊家裡孩子多,男男女女八個孩子,還不算夭折掉的三個。他父親有三兄弟,因為家裡人丁多,因此早早的就分家另過。所謂分家,其實不過是兄弟幾個幫忙給他建了一個茅草屋,然後分了幾個碗筷給他,然後替他娶了個媳婦,但一分家,就還分了幾貫錢的債。
十幾年下來,拉拉扯扯,當年的年輕夫婦如今也已經蒼老了,孩子拉扯了八個,可當年分家時的茅草屋,依然還住著,不過是後來又在旁邊又陸續搭了幾間。
家裡不但沒半點積蓄,甚至還又增加了不少債,官府那裡的租調,也是一年欠一年,年年交不清。
張家最重要的財產,就算是家裡的兩頭豬了,家裡每年喂兩頭豬,到了年底豬肥了賣掉,自己是吃不到半塊肉的,這點賣豬錢,每年留下點買豬崽,其餘的都是用來維持家裡必要的一些開銷,買鹽交稅等。
日子過的緊巴巴。
當初李逍要辦書院,免費招生的時候,是張柏楊的爺爺做主,讓他父親送他來報名的。老張頭當年在隋末戰亂時帶著一家人到處流離,吃過許多苦,也見過許多事。
深知,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讀書能改變他們這樣一個普通人家的命運。張柏楊父親不太願意讓兒子去讀書,兒子已經八歲了,差不多可以幫家裡幹許多活。
但老張頭堅持讓他送孩子去讀書,用他的話說,不花錢就能有的機會,並不是一直都有的,有了就要抓住。
每次張柏楊從學校旬休回家,老張頭都喜歡把孫子叫到面前,讓他跟自己彙報在書院裡的學習,問他學了哪些,讓他背書給自己聽,讓他拿樹枝寫字給自己看。
雖然他聽不懂,看不明白,可他聽著那些就舒坦,看著就高興。他還讓孫子把學到的東西教給家裡其它的孫子,不管是年紀大些的還是年紀小些的。
用老張頭的話來說,既然家裡就張柏楊一個上到了學,那也要幫著其它兄弟識點字。
想著加入合作社就能免費用牛,張柏楊腳下生風,一路上跑的飛快。他們甚至脫下了腳底的布鞋,這鞋子是學校發的,不要錢。張柏楊讀書以前從沒穿過布鞋,就算冬天,也是穿的草鞋或木屐。
他怕鞋子跑壞了,提著鞋子打著赤腳走在山路上。路不平坦,硌腳,可他卻依然習慣這種感覺。
遠遠的,黃泥崗這座小村子出現在眼前,雜亂的一些小屋子,低矮而又雜亂,與規劃整齊,道路平坦的張家莊是無法相提並論的,但張柏楊看著就親切,這是他的家,這裡有他的家人。
果然,祖父知道他今天要回來,早就已經拄著棍子在村口等他。
“阿翁!我回來了。”
張柏楊笑著跑上前,老張頭一把摟住孫子,親切的摸著他的頭,這個孩子一旬不見,好像又長高了些,又更壯了。
“在書院沒惹禍吧?”
張清華也在旁邊叫了些阿翁。
“柳材也回來了,快回家吧,你阿婆在等你呢。”
唐人稱呼父親多叫阿耶,正式稱呼則叫父親或大人,有時也叫哥哥。叫祖父則多稱為阿翁、阿公。
“阿翁,柏楊這旬在書院裡還得了一次獎勵呢,老師親自賞了兩支毛筆給他,可不得了。”
“哦,怎麼得的獎勵?”
張柏楊自豪道,“我的書法被山長評為年級第一。”
“好,我的乖孫了不得,有本事。”
幾人有說有笑的往回走,老張頭年紀大了,雖然他其實也才五十多歲,可如今已經腿腳不利索,頭髮也白的差不多了。他有三個兒子四個女兒,第三代更是有十多個孫兒一大群孫女,甚至曾孫都早有了。
託大唐的福,結束戰亂,讓他在這裡有了安穩的生活,雖然日子辛苦,可起碼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