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從楊駿的瞎指揮;或者他們就是想看楊駿的笑,所以不插嘴,任你去胡鬧。

等著看楊駿笑話的大有人在,惠帝一改元,朝野上下就哈哈笑開了,風聲傳到楊駿耳朵裡,又氣又無奈,書到用時方恨少啊。

楊駿想辦法補救自己的名聲,於是到了第二年(公元291年)年初,惠帝再次改元永平。

惠帝是這麼解釋改元這件事的:“乃者哀迷之際……猶欲長奉先皇之制,是以有永熙之號。然日月逾邁,已涉新年,開元易紀,禮之舊章。其改永熙二年為永平元年。”

那意思是說,去年之所以有改元的舉動是因為朕太哀慟傷心,太想遵奉先帝的遺志了,先帝的年號叫“光熙”,朕就改叫“永熙”,所以永熙這個年號仍然屬於先帝,朕改元不能算是違禮。現在新年到了,朕要改永熙二年為永平元年,這才是朕的“開元易紀”,是完全合乎禮數的。

這篇詔書面世,世人都認為楊駿這是文過飾非,結果卻欲蓋彌彰。

如果當時楊珧、楊濟依然當權,或許還可以給楊駿查漏補缺,不至於鬧得如此不堪。可惜此時楊氏內部已經徹底分裂,楊駿的心胸狹窄到連自家兄弟也不能相容,他掌權之後馬上與兩個弟弟算起了陳年舊賬。

“三楊”的名號在太康年間就已經朝野皆知,當年齊王黨氣焰正熾,楊家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終於把齊王攸搬倒,確保外孫司馬衷順利嗣位。楊珧與楊濟成名都很早,當時兄長楊駿的名聲反在兩個弟弟之下。

二弟楊珧在武帝朝做過尚書令,晉朝在創始期間許多制度都出於楊珧的建議,楊珧素有名望,只是後來因為陷害齊王攸,晚節不保名譽受損;

三弟楊濟是員武將,做過鎮南、徵北將軍,統領一方雄軍,以武藝高強聞名於世。司馬炎曾經誇朝中彥秀雲集有“恂恂濟濟”。“恂恂”是兩文臣,說的是王恂、孔恂,“濟濟”是兩武將,說的就是王濟、楊濟。

王濟是王渾的兒子。在齊王攸事件中,“二濟”分別處於不同的陣營,二人都勇冠三軍,於是難免要爭個高下。曾經一次,兩人跟隨武帝到北芒山下打獵,騎著馬手執硬弓,在武帝乘輦前開道。前方草木茂盛蟄伏野獸,突然有一隻猛獸出其不意地殺出,直奔乘輦,武帝慌忙命令王濟射殺。王濟擅長騎射那是天下皆知的,只見他張弓搭箭,猛獸應弦而倒,楊濟當然不甘示弱,不多時又有一頭猛獸衝出,也被楊濟一箭射倒。這一箭難度頗高,護衛武帝出行的禁軍齊聲喝彩,最後武帝判定二人平局。

但是這兩個弟弟都傷了楊駿的心。

先說二弟楊珧。楊珧當年就極力反對侄女楊芷做皇后,楊駿認為他可能是出於妒忌,沒理睬他。後來楊芷入了宮,楊珧還向武帝寫了一個密摺,說什麼“歷觀古今,一族二後,未嘗以全,而受覆宗之禍”,所以他要求將這道密摺封存在宗廟,萬一如他所言災禍從天而降,他能夠得到赦免。武帝把這道密摺當笑話講給楊皇后聽,楊皇后又告訴了楊駿,楊駿聽得心寒無比,從此將楊珧當外人看待。

惠帝即位之後,楊珧始終堅持還政給宗室,在朝堂上處處與他唱反調,楊駿一氣之下索性將楊珧廢黜,楊珧此後一直以白衣身份居家養花養草。

至於三弟楊濟,也十分討厭,整天和傅鹹那些扯淡文人混在一起,結果被洗了腦,一次又一次的勸楊駿留住汝南王。不過楊濟並非一無是處,比如說他建議楊駿收回洛陽軍權,再比如說他勸楊駿早日冊立太子,這兩條建議都被楊駿採納了。

太子冊立之後,楊駿覺得楊濟每天在眼前晃來晃去實在是討厭,因此任命楊濟為太子太保,與那些老臣一同趕到東宮眼不見為淨。

攤上這麼一個愚蠢顢頇的兄長,楊珧、楊濟無疑都很灰心。

楊珧無官一身輕,從此閉門不出。楊濟被檳棄在朝堂之外,眼看兄長不停的出乖弄醜,鬱悶無比,他問朋友侍中石崇:“外面人們怎麼說?”

石崇回答:“令賢兄執政,卻疏離宗室,這個似乎不妥,還是容納天下賢良之士為善。”

楊濟嘆了口氣,說,“你去見我大哥,勸勸他吧,我勸了都沒用。”

石崇於是求見楊駿,結果被楊駿拒之門外。石崇接著上奏章進諫,結果這些奏章引來了一紙委任狀,石崇被趕出洛陽,到南方荊州做刺史去了。

楊濟又向朋友,時任尚書左丞的傅鹹述苦,無比沮喪的表示他已經看到了楊家悲慘的結局,“如果家兄現在徵還大司馬(汝南王),退位避賢,那麼我楊家門戶可能還可倖免,否則,恐怕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