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故計重施,收買人心。
這讓三軍將士重燃忠魂,紛紛流露出崇拜的眼神,敬畏的看向他,熱情似火。
隨即又轉向王浪軍,送上希冀的眼神。
這是一種變相的壓迫力。
畢竟三軍將士是李二的禁衛軍,絕大多少人與他征戰沙場,同生共死,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雖然在死亡面前,他們不敢公然敵視王浪軍,但是他們對李二的情誼猶在,無法抹殺。
再說了,李二的治世能力毋庸置疑,仁政大義深入人心。
這是獨屬於他的功績,受人擁戴無可厚非。
至於李二的成大事不拘小節,做下的錯事,誰會在意呢?
不說人有七情六慾,單說李二身為皇帝,本就執掌著對天下人生殺大權,維護他的皇權尊威,不容侵犯。
皇帝犯點錯,根本不是錯。
總之一句話,皇帝在大方向不出錯,就是一代明君。
這就是皇帝的魅力所在,自古如是。
好比李二致死老匠頭的一家人,死了也沒有幾個人心疼,只是李二的大局的犧牲品。
說白了就是潛規則的王法。
因此,老匠頭的死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充其量讓三軍將士生出心寒,後怕與擔憂的心思,過後既忘。
而如今,三軍將士在李二的遊說下忘了老匠頭的遭遇,聚眾以眼神徵求王浪軍從良,維護他們的皇上的利益,拯救世人。
這是多麼偉大,光榮,正義的噱頭?
為此,王浪軍特反感,動了殺心而質問李二。
對於他來說,李二想幹什麼,是什麼人,想做什麼都與他無關,只要不侵佔,利用與算計奴役他,啥事沒有。
因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他只想做過休閒人,我行我素,爽。
至於仁德大義,嫉惡如仇等等正義之舉,他也有,也會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唯獨不想被人利用,被動的去做這些事情。
這違背了他隨心所欲,無約無束的本心,無法容忍。
所以他此刻真想殺了李二。
李世民看出來了,莫名的心悸,但他咬牙硬撐著,賭一把。
賭王浪軍顧忌親眷好友的安危,以及一家人的未來。
顯然他賭贏了,贏的不是王浪軍低頭,而是王泰心驚肉跳的拉扯著兒子的胳膊勸諫:“軍兒,你威脅皇上的話有些過了。
雖然皇上准許你在外與皇上平等待人接物,但是當眾對皇上不敬怎麼能行?
這讓外人怎麼看待我們一家人?
關鍵是這種事若是流傳出去,再經小人搬弄是非,鬧大了一定會牽連親眷好友,得不償失啊!
而我們一家人也不能背黑鍋,成為反賊、奸細,以及謀逆者,被人戳脊梁骨。
雖然這些都是子虛烏有的罪名,但是軍兒若是幫助皇上獲得天書,一切問題迎刃而解。”
這話說得圓滑,只要不是傻子都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
表面上,他是在勸諫王浪軍,實則是他看見李二與王浪軍鬧僵了,給王浪軍一個臺階下。
知子莫若父。
在他看來,王浪軍若想殺了李二,早就藉助突厥人把李二給滅了,何須救助李二徒增變數。
只是李二想的是整個天下局勢,以及皇權尊威,針對王浪軍這種擁有超能力的人,不得不多想與利用奴役。
在其位謀其政。
只是李二難以理解王浪軍的個性,也是時代不允許的性格。
試問皇權之下怎麼可能存在隨性而為,跳出法制約束的人?
這是問題的根源。
再加上李二以拯救世人為己任,正好需要王浪軍這種人才鼎力相助,或是奴役王浪軍為他的盛世出力。
反而言之,王浪軍這種人太危險了,不控制在手中,李二難以安枕。
也正是這些原因,王媽雖然看不透,但是極度反感李二針對兒子的言行,一把推開了夫君,與兒子站在一起,共進退。
王浪軍苦笑著搖了搖頭,瞥見三軍將士一臉懵逼,李二小怕,自顧自的取下寶弓,一邊搭箭繫上軟藤,一邊衝尷尬的父親說道:“好,老豆既然開口了,兒子就聽老豆一回。
不過也是最後一次。
這話在外人聽來,我就是一個逆子,大逆不道。
可是我記得老豆曾經說過,只要我參與開啟傳承洞府,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