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的威力雖然不如榴彈炮,但4300多發炮彈照樣把對面的敵人陣地打成了一片火海……
田中炮兵聯隊集中攻擊的地段集中在北郊防線中部鐵路線和公路兩翼各1500米的範圍內,平均下來守軍每3米的戰壕就攤著落2發炮彈,雖然防守一方的烏克蘭志願者師第2旅的步兵們多數都躲在防炮洞和掩蔽部內躲炮,但這一輪炮擊依然轟垮了十多個機槍工事,給烏克蘭人帶來了2百多人的傷亡。
北城區被轟塌的房屋也不在少數,不少老舊的木結構的棚戶甚至被擊中和起火燃燒,石制要塞城牆垛子上被聯軍75mm四一式山炮也揍出了100多個洞眼,雖然無傷大雅,但飛濺的石塊合著彈片飛舞也收割了十幾個烏克蘭倒黴蛋的性命。
“大庭閣下,讓沃羅涅日的步兵師先發起進攻怎麼樣?航空隊可以在天上盤旋等待一陣子,橋本大佐的話雖然有道理,但我相信德國人的炮兵陣地佈置的再貼近南邊,他的火力覆蓋範圍也必須能籠罩到本方陣地前沿才行,要不然我們一旦發起地面進攻和步炮協同的進攻,守軍怎麼抵擋?”說話的是中國裝甲團團長呂煥炎……
裝甲第1團第2營在團參謀長任大道上校的指揮下配屬在右翼菊池旅團步兵第6聯隊這邊,第3營則在營長黎尚少校的指揮下和吳克仁的duli炮兵營一期配屬給了過河迂迴東路的武藤旅團作戰,而第1營則配屬左翼的菊池旅團步兵第18聯隊,要說呂煥炎本來應該是左翼陣地的指揮官,不過大庭後來還是把中國呂從左翼請了過來。
裝甲第1營和團的輜重後勤部隊則交給第1營營長陶大勇指揮,配合昨天的日本英雄酋崎正剛大佐指揮的步兵第18聯隊守護陣地和那座橫跨哈爾科夫河的浮橋……第3師團工兵聯隊此刻正在抓緊時間搭建第2座浮橋,而師團的輜重聯隊則咬著牙還在人推馬拉的沿著浮橋往河東搬運武藤旅團急需的彈藥。
呂煥炎這廝之前乃是中國參戰軍李鳴鐘的整編第9師師屬裝甲團團長,這會兒第9師的師屬裝甲團在配屬給聯軍西南方面軍作戰後已經換了番號稱為duli裝甲1端,呂煥炎雖然只是個陸軍上校,可這廝在中國部隊內的資歷不算淺,廣西陸川人,1890年出生的呂煥炎這會兒也只有28歲而已,這廝字光奎,廣西陸軍小學堂畢業、辛亥革命後又考入保定軍官學校第三期,1916年8月炮兵科畢業。
第七百八十六章 (五)菊池旅團傷亡不輕
呂煥炎這廝雖然是農民家庭出身,上過私塾,可說起來不喜歡讀書,更喜歡舞刀弄槍,從本縣打到外縣,是個典型的好戰分子,因此被家裡送進廣西陸軍小學堂,希望用軍事教育的方式讓他收心,這廝入學後唸的是炮兵科,要說和白崇禧夏威黃紹竑賀維珍都是同一期的同學,但這廝在參戰軍的晉升卻相對較慢,跟他那個寧直不彎的剛強臭脾氣大有關聯。。dyzw8。這會兒保定軍校第三期的同學們只要是加入參戰軍的,大部分都已經混到了旅長和師長,呂煥炎同學這會兒還只是個師屬裝甲團的上校團長,問題就出在他的臭脾氣上,和上司同僚之間的關係一直不算好,但炮兵科出身的這廝,打起仗來還真是有一手,機槍和火炮的火力組織排程尤其好,而且能打硬仗惡仗。
呂煥炎就是這個脾氣,哪怕王庚坐在上頭主持會議,這個呂上校都未必能跟著一起喊口號,呂煥炎的日文水平聽說水平只能說馬馬虎虎,不過丫身邊有裝甲團的參謀伺候著,這每次參加指揮部的軍事會議倒也聽的七七八八一點不拉,在中國呂身邊客串翻譯的乃是一名裝甲團通訊參謀東方田之助上尉。
東方田之助這廝是中日混血兒,老爹是中國旅日華僑,老媽是個賢惠的日本使女出身,東方田之助在日本士官學校畢業後進入了步兵第5旅團當個步兵下級參謀,接著跟隨日本第三師團一起出關參加了協約國東線聯軍。
後來聯軍西南方面軍成立後,從第三師團抽調了一部分中國通的日本軍官借調到呂煥炎中國裝甲團當聯絡參謀,這個東方田之助因為中日混血兒的關係在日本軍內並不太受待見,借調過去後乾脆主動申請加入了中國籍,成為中國裝甲團的一名通訊參謀,軍銜也從日本陸軍少尉直接提成了中國陸軍上尉,今兒這廝也算是衣錦還鄉來了!
這個東方田之助因為混血兒的關係,早先在日本士官學校的時候就沒少挨日本同學們的奚落和取消,雖然成績還相當不錯,但總有人拿他的父親是中國華僑說事,即使田之助這孩子生在日本長在日本,也不能抹去他身上刻下的龍的傳人的血統,當然,直到1917年4月之前,田之助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