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6部分

道。

“又錚,你覺得怎麼樣?”段祺瑞問心腹愛將徐樹錚道。

“我看可以,王庚年輕火力壯,鋒芒畢露,多替總理和我挑點擔子磨練一下也好,這事宜早不宜遲,要不然每天都有幾百勞工被人拐去了!”徐樹錚點了點頭道。

第九十四章 入駐南苑

從1917年4月1日王庚踏入段祺瑞的府邸那天開始,接下來的這些天事情的進展迅速無比,1917年4月2日在段府西樓召開的國務會議上外交總長伍廷芳辭職,理由還是一個反對參戰,當天晚上美國總統威爾遜在國會演講發表戰爭諮文。

1917年4月3日王庚從段府搬出來入住陸軍部撥給的駙馬大街上的宅院,和女師大做了鄰居,當天下午這廝便正式去廊坊16混成旅上任。

1917年4月4日這廝在廊坊揮舞完了胡蘿蔔和大棒便趕回了北京,又在段祺瑞和徐樹錚那弄到了一個模範教導團的武器裝備,同時多了一個頭銜:外交部對美交涉督辦。

除了要負責主持對美參戰協調、借款、援助和軍火貿易之外,還得自己想辦法解決三師六旅的美式裝備問題,當然,勞工招募和招兵合二為一統歸了參戰籌備處主理,這廝每月的津貼不過才多了500大洋,要做的事情卻橫跨了外交部、內政部和陸軍部。

1917年4月5日,清明節那天駐紮在廊坊的16混成旅全體開拔,除了機關後勤和輜重部隊在廊坊上了火車直接坐車到北京豐臺下車,其餘部隊近8000人全副武裝徒步行軍一百華里遇傍晚時分抵達了南苑新駐地。

廊坊原16混成旅的駐地卻並沒有被簡單放棄,而是留了一個連駐守,京津要害之地,豈能輕易拱手讓人,等新軍編練完畢王庚打算再派一個旅回來駐紮。

帶領模範連提前一天到達的參謀本部在蔣鴻遇的指揮下已經勘察繪出了了整個南苑駐地的地形圖,當然是在陸軍部提供的原有示意圖的基礎上。

這南苑位於北京豐臺東南部苑因是古代皇家苑囿,又因原名南海子而得名,南苑元、明、清三代都曾是皇家苑囿,因苑內有永定河故道穿過,形成大片湖泊沼澤,草木繁茂,禽獸、麋鹿聚集。

元稱“下馬飛放泊”,明稱“南海子”,清稱“南苑”。明永樂年間,修建圍垣,並設有“海戶”護守。苑內養禽育獸,種植蔬菜、水果,專供皇室、官僚行獵和享用。清代除派駐千餘人的“海戶”“專司”管理外,還設定總管防禦等官加以護守。

南苑不僅成為供清室皇族們狩獵遊樂的禁地,而且也是操兵習武的校場。清亡後,南苑毀為糧田。

南苑鎮從西營房往西一直有七個營盤,以前是神機營的駐地,王庚的參戰籌備衙門和16混成旅的旅部就設在原來航空署的舊樓裡。這裡前世曾是馮玉祥駐南苑時司令部和陸軍檢閱使署,也是日後七七事變時二十九軍的軍部所在地。

當然,現在王庚這個小小的蝴蝶翅膀的出現,一切都將不同!

十六混成旅原來有三個步兵團,每個步兵團轄3個營,每個營轄4個連,每個連轄3個排,每個排轄3個班,每班連正副班長一共14名士兵,而炮兵團的編制則為轄3個營,每營轄3個連,每連轄3個排,每排轄3個班,每班也是加上正副班長一共14人。

參戰籌備處新組建的模範教導團則把十六混成旅排以上主副手抽調一空,李鳴鐘、張之江和張樹聲三個團長分別被任命為教導團一、二、三這三個步兵營的營長,孫福田、聞承烈等幾個團附則降為營附,原來的營長們則當了連長,連長當了排長,排長當了班長。

整個模範教導團組建完畢,一色的軍官最小也是個班長和班副,可班裡面就沒有戰士了,全團三個步兵營一個炮兵營,一個騎兵連加一個工兵連、一個輜重連、一個機槍排。

從教導團執行團長石敬亭、參謀長劉鬱芬以下,步兵一共3個營長、3個營附,12個連長、12個連附,36個排長加36個排附,108個班長加108個班副,一共318人,炮兵營連排班一共106人,騎兵工兵輜重三個連軍官104人,機槍排8人。

算下來整個模範教導團在編軍官人數538人,若要補足183個班計程車兵人數,按每班滿編士兵12人算,還需要2196人。若加上機關軍官和衛士勤務兵、通訊兵等,全團滿編人數在3000人左右。

因為要充實軍官被抽調一空後的16混成旅的隊伍,原來旅團營連各級幹部的衛士和勤務兵編制被大大縮減,減下來的人全部充實到16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