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夏多不等它流出更多,就控制著鍊金法陣將懸浮著的晶片投入懸浮場域另一端的精金液中。
注入秘銀、精金封裝,一氣呵成!
最終成型的晶片本體,就是一枚幽藍色的精金小球,直徑差不多有人類瞳孔那麼大。
雖然名為“晶片”,但這更多隻是夏多借用自己認知中某種相似物品的名稱,實際上法術晶片內部的秘銀構件分佈,在空間上大體呈一個不規則的球形。
本著不做過多浪費的原則,封裝用的精金自然就呈現出球體形狀了。
當然,這只是這枚【防護力場】法術晶片的內部秘銀構件分佈形態,考慮到多重法術融合的互相配合機制,夏多特意設計成球形。
如果不追求法術融合,僅以常態的堆砌,那麼設計成陣列布局或許更為合理。
那樣的話,法術晶片就真的可以設計成“片”了。
……
墊了墊手上頗有份量的精金小球,實際上它其中有一小半被秘銀佔據了,差不多就是一粒黃豆大小。
可就是那一點黃豆大小的秘銀粒,足足用去了夏多實驗室近半個月的基礎秘銀份額。
如果不是這段時間來實驗室1級專案完結不少,同時立項的也不少,他還真擠不出這麼多秘銀來做晶片。
不談其中的辛苦費如何、裝置損耗又如何,單單隻計算秘銀本身,為了這一丁點高純度秘銀,前前後後就消耗了超過50磅在主位面耐色瑞爾完全可以稱為高品秘銀的標準秘銀。
最後得到那麼一丁點,夏多都沒敢去測試它的純度,因為測試本身要麼消耗總量,要麼就會降低純度,無論是哪一種都不是他能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