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得知之後,馬上派人過來索要另外一半。
袁紹自然不會同意公孫瓚的要求,將半個冀州讓出去。
公孫瓚大怒,他出兵和周勇廝殺,即使大勝,也是有損失的,加上從幽州遠道而來,一路上的糧草消耗也是巨大。
讓他毫無收穫的退回幽州,公孫瓚如何能夠甘心。
本就和袁紹有矛盾,之前是看到利益才願意出兵,現在袁紹反悔。
公孫瓚與袁紹的矛盾自然變得更大。
(未完待續。。)
第413章 冀州易主下
對於冀州上發生的事情,凌雲一直都在關注。
公孫瓚出兵,周勇被殺,袁紹兵不血刃的拿下冀州。
袁紹和公孫瓚之間的交易凌雲不併清除。
在他看來,這個時候公孫瓚就應該選擇撤退,返回幽州。
如果袁紹之前只有一個渤海,公孫瓚還能和袁紹一戰。
但現在已經掌控了冀州,冀州錢多量多,兵多將多。
根本不是公孫瓚現在能夠對付的。
雖然公孫瓚在幽州很有地位,但現在幽州中還有很多人和他敵對。
如果公孫瓚現在和袁紹交鋒,那麼幽州上的那些對手肯定會趁機在背後捅刀的。
結果只有一個,公孫瓚要麼被滅被殺,要麼無家可歸。
雖然袁紹才剛剛掌控冀州,但是對於冀州的掌控力要比公孫瓚對於幽州的掌控強得多。
如果袁紹還是渤海太守,雙方的實力還能對等。
但現在,袁紹已經高出公孫瓚一截了。
公孫瓚實在是咽不下這口氣。
如果沒有袁紹之前的書信還好一點,但現在顯然他是被袁紹給欺騙了。
公孫瓚覺得自己是偷雞不成蝕把米,而這全是袁紹造成的。
糧草的消耗,士兵的損失的公孫瓚不是不可以接受。
但他實在咽不下袁紹欺騙他的這口氣。
得知袁紹拿下冀州後,公孫瓚馬上攻打彰武。
彰武是渤海郡的縣城。
渤海緊鄰幽州,之前公孫瓚兵進冀州的時候。覺得他現在暫時和袁紹是盟友,因此並沒有去動彰武。
但現在袁紹既然翻臉。公孫瓚要出氣,自然是選擇距離他最近的彰武動手。
“你袁紹不將大營的一半冀州分給我的。那我就自己打。”
這個時候的公孫瓚還是豪氣干雲,進取心是很強的。
袁紹並不害怕公孫瓚,得知彰武被攻破之後,馬上帶著顏良文丑,加上其他太守相助的兵馬,共計五十萬,直奔渤海而來。
就在袁紹五十萬大軍還在半路上的時候,公孫瓚已經再次攻破了修縣浮陽兩城。
當袁紹到達渤海的時候,渤海郡轄下八城已經有四城落入公孫瓚手中。
其中包括渤海郡城。
不過連下四城之後。公孫瓚也是無力在去攻打其他地方了。
除非現在這四座打下的城池不要。
但如果放棄已經攻破的四座城池,也就等於之前的幾場戰鬥全都白費了。
打下來的這四座城池,每座都需要派人看管。
雖然已經將幾個縣令都抓了,但也不可能一下子將四座城池的所有官吏全抓了。
他只有二十萬士兵,分散到四座城池,每座城池也就只有五萬而已。
而且接連大戰,雖然每次都是大勝,但他二十萬士兵也是有不小的傷亡。
他打下這四座城池,並不得人心。如果沒有士兵守著,城中的官吏百姓很有可能會重新倒向袁紹。
四座城池,除了郡城外,其他三座縣城。現在每座只有二萬士兵。
公孫瓚親率十萬大軍守在渤海郡城。
這個時候,公孫瓚也是發現,他現在雖然破了渤海四城。但是處境並不好。
這四城想要守住難度很大,袁紹一來。隨時都會被重新奪走。
破了渤海郡城之後,公孫瓚就停了下來。
如果他想繼續並不是不行。
在渤海郡城留下兩萬士兵。帶著剩餘的八萬士兵,公孫瓚也有信心將渤海剩下的四座城池全部拿下。
但是這樣一來,如果要守住渤海八城,兵力就會非常的分散,輕易就會被袁紹各個擊破。
在打下渤海郡城之後,公孫瓚也是得到了袁紹起五十萬大軍前來的訊息。
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