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日後的失敗埋下伏筆。
更嚴重的是由於兩人對裝甲部隊的使用也存在分歧,希特勒一怒之下將原歸隆美爾指揮的西線機動兵力4個精銳裝甲師改由最高統帥部指揮,這一決定實際上剝奪了西線將領對裝甲部隊的指揮,使隆美爾失去了最令盟軍心驚膽戰的反擊力量,這種情況下焉能不敗。
因為英國艦隊的滿血復活,在加上美國艦隊的加入,德國海軍雖然幾次主動出擊,去襲擊盟軍的運輸船對,但結果都是損失慘重,潛艇因為英國發明瞭聲納,同樣的損失慘重。
以後盟軍在大西洋上已經取得了反潛護航的全面勝利,保證了由美國本土運往英國的大批物資、人員安全地橫渡大西洋。英國幾乎成[ 了一個大兵營,駐有來自十一個國家的近三百萬部隊,每個機場都停滿了飛機。每個港口都擠滿了艦船。據不完全統計,由美國運到英國的各種物資達五百三十餘萬噸。
在所有物資中,最重要的就是登陸艇,為了保證足夠數量的登陸艇,盟軍不僅將登陸時間推遲了一個月。美軍陸軍總參謀長馬歇爾不顧海軍的強烈反對,從太平洋戰場調來一批登陸艇,這才湊夠足夠的登陸艇。
為填補艦炮火力與部隊上陸之間的火力空白,盟軍創造性地將大炮、多管火箭炮裝上登陸艇,改裝成火力支援艇,伴隨登陸艇一起衝擊。提供不間斷的火力支援。
為了快速突破德軍的雷區和防禦陣地。英軍的坦克專家陸軍少將霍巴特提議研製特種坦克,組建特種裝甲部隊,在工兵登陸之前上陸,壓制德軍火力。清除雷區。破壞障礙。充當開路先鋒。
英國總參謀長艾倫?布魯克陸軍上將批准他的提議,並責成他具體承辦。霍巴特經數月努力,研製成功兩棲坦克、鋪路用的“轉筒”坦克、掃雷坦克、噴火坦克、架橋坦克、工兵突擊車等多種特種坦克。並訓練出一批特種坦克駕駛員,英軍在此基礎上組建了第79裝甲師,任命霍巴特為師長。該師在類似諾曼底地形的英國諾福克海灘進行了演習,效果顯著。
英軍邀請美軍觀看演習,但美軍第1集團軍司令布萊德利沒有認識到這些特種坦克的重要作用,沒有選購特種坦克。結果在同樣堅固的德軍工事面前,英軍順利登陸,美軍則死傷慘重,為此布萊德利在戰後遭到了很多人的指責。
在所有的準備工作中,最大的工程就是人工港了。由英國海軍少將坦南特負責。共造兩個人工港,代號分別為桑樹a和桑樹b。首先建造146個空心混凝土沉箱,每個沉箱長61米,根據沉沒處的海水深度有八種不同尺寸,最小排水量1772噸,最大排水量6044噸。沉箱裡設有艦員艙室,還有2門高射炮。有可供上浮的浮箱,有使其下沉的通海閥,開啟後在十多分鐘內就可沉到指定位置。
沉箱無法自航,將由拖船拖過海峽,沉在離岸一海里的5。5米等深線上,組成約9000米長的防波堤。建造這些沉箱共需60萬噸混凝土和3100噸鋼材,而建造時間只有半年,幾乎超過了經歷四年戰爭後的英國工業能力,但英國竭盡全力來完成這一工程,先後有500名軍官,1000名士兵,20000多工人和許多造船單位參與建造。
在146個沉箱中,有57個是在僅有的八個幹船塢裡建造,有41個是在浮船塢和船臺上建造,餘下的41個無處建造,而且時間急迫,坦南特情急之下在泰晤士河附近先挖出12個深坑,再在坑裡建造沉箱的基礎部分,然後在坑中注水,在漂浮狀態下造完其他部分。其次建造23個直碼頭,以供登陸艦上的車輛直接駛上海灘。
直碼頭由61米長,17米寬,18。4米高的排水量5000噸的鋼箱連線而成,固定在打到海底的樁子上,可隨波起伏。最後考慮到五六月間英吉利海峽風大浪急,決定在混凝土沉箱防波堤外沉下3艘舊軍艦和56艘舊商船,並在沉船外側約半海里處繫留若干個長61米的十字形鋼製構件,成兩列用錨固定在18米等深線,組成約7000米長的防浪堤。
這樣由沉箱、直碼頭、沉船、十字鋼構件組成的人工港,面積約五平方千米,是較完整的防浪水域,可同時停泊7艘吃水10米的大型艦船、20艘近海運輸船、400艘拖船和1000艘小艇,預計日貨物吞吐量1。2萬噸。建成人工港的各個部件後,還需要把這些多達400個總重約150萬噸部件從建造廠地運到英格蘭南部裝配,最後由拖船拖過海峽。
整個工程終於在1941年6月初完成,實際上個完整的海港,其規模相當於英國的多佛爾港,透過這一人工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