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九七三年四月十日,星期二,今天是駱老師五年級(五)班語文公開課。這也是她來第一小學教學的第一堂公開課,她沒有上公開課的經驗,所以心中沒有底氣。 當上課鈴聲響起時,駱老師踏著歡快的節奏,她還沒有走進教室,在課堂外走廊上時,駱老師的高音就響了起來:“上課!” “起立!”班長高聲叫道。 “同學們們好!老師們好!”駱老師走進講臺,雙手撐在講桌上,說道。 “老師好!”四十多名同學和老師同時說道。 “坐下!”駱老師叫道。 全班四十三名同學都坐在各自的位置上,九名四五年級的語文老師也坐在教室後面的座位上。 “同學們,我們今天來學一下中國的傳統文化——詩詞。我們今天學習唐詩《遊園不值》。”駱老師用粉筆寫一板書:《遊園不值》【葉紹翁】: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李雨晴!你來講一下這首詩是什麼意思?”駱老師點了李雨晴的名。 李雨晴站起來,說道:“報告駱老師,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我懷著無盡的思念,來到了你的門前。我輕輕地踏上了那片熟悉的草地,卻發現已經留下了兩行屐的痕跡。這些印記,就像是我心中無法抹去的記憶,一直伴隨著我。 我伸手輕輕地敲門,期待著你能聽到我的聲音。然而,那扇破舊的柴扉卻依舊緊緊地關閉著,彷彿在訴說著你已經離開的事實。我不願意放棄,一次又一次地扣響著柴扉,希望能夠喚醒你內心深處的記憶。但無論我如何努力,那扇門始終沒有開啟。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我站在門外,靜靜地凝視著那扇緊閉的柴扉。突然,我發現了一枝紅杏,它從牆頭探出頭來,似乎在向我展示著園內的美麗景色。我心中湧起一股感動,這枝紅杏就像是你的化身,它在告訴我,即使你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但你的美麗和溫柔依然存在。 我靜靜地走進園內,發現這裡已經是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綠樹成蔭,鳥語花香,一切都顯得那麼生機勃勃。我走到那棵紅杏樹下,輕輕地撫摸著它的枝幹,感受著它所傳遞的生命力。在這一刻,我彷彿與你的心靈相通,感受到了你內心深處的溫暖。 我知道,你並沒有離開我,你的愛和美麗將永遠存在於我的心中。即使歲月已經流逝,但我依然會在這裡,等待著你的歸來。 駱老師,我的回答完畢了!”李雨晴說道。 “很好!李雨晴,你坐下。李雨晴回答得很好。詩詞是我們傳統瑰寶,象《遊園不值》這種意境的詩還有不少,張逐遠,你舉出另外一首類似的詩來佐證!”駱老師說道。 “駱老師好,例如《題都城南莊》【崔護】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這也是一首尋人未見的詩詞!”張逐遠說道。 “那麼這位同學,你能解釋此詩中表達了作者什麼意境嗎?”五年級(五)班後邊九位老師其中五年級(一)班班主任語文老師崔老師問道。 “這首詩是崔護在南莊偶遇一位美麗的女子,兩人相互映襯,宛如桃花與春風。然而,當崔護再次回到南莊時,那位女子已經不知所蹤,只有桃花依舊在春風中含笑。”張逐遠說道。他的表情變得有些凝重,彷彿能夠感受到崔護當時的失落和無奈。 崔老師靜靜地聽著,眼中閃爍著光芒。他能夠感受到張逐遠對這首詩的理解非常深刻,也能夠感受到他對詩詞的熱愛。 “請問駱老師,這位同學叫什麼名字?”崔老師問駱老師道。 “這是我以前的學生,也是我的表弟,他叫張逐遠!”駱玉嬌老師答道。 “張逐遠同學,我也念一首詩,相應和,這也是一首唐詩,《春怨》【宋方平】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 張逐遠,你來解釋這首詩的意境。” 張逐遠再次站起來,答道:“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 夕陽西下,淡淡的餘暉透過紗窗灑在屋內,昏黃的光暈籠罩著一切,彷彿都染上了一層落寞的色彩。無人的金屋中,只有孤獨的我默默地流著淚,那淚水在夕陽的映照下閃爍著微弱的光芒,彷彿在向世界訴說著我的悲傷與哀愁。淚痕掛滿了我的臉龐,如同一道道無法癒合的傷痕,見證著我內心深處的痛苦。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 空蕩蕩的庭院裡,春色即將消逝,梨花如雪般鋪滿了地面,但我卻沒有心思去欣賞這美景。我只是靜靜地坐在窗前,望著遠方,心中充滿了無盡的寂寞和惆悵。梨花的花瓣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似乎在向我訴說著什麼,但我卻聽不懂它們的語言。我的心門緊緊關閉,不願意讓任何人進入,只有寂寞陪伴著我,讓我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無法自拔。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