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罄碇�蟠�觥�
其他還有基本上公民權利,確定道教為國教,儒家為國家學派的主體構成等等主要組成部分內容。
終於,在公元1636年,始皇曆1856年五月一號,張弘斌登上了政務中心的天台。
這是五層高的建築,在上面完全可以俯瞰整個長安城。而此刻,幾乎所有的長安百姓,都圍在了中心的周圍。在百姓和中心之間,則被警察劃開了一個區域,誰也不知道是幹什麼的。
“奏樂!”天台上,傳來了張弘斌的聲音,顯然是使用了麥克風。
一陣介於打擊樂和古典音樂的曲子被奏響,不知道為什麼,所有人都聽出了曲子裡面的金戈鐵馬,卻不失俠骨柔情。一時間大家都好奇,這好聽的音樂是什麼曲子,又為什麼會播放出來。
剛想著這個,卻不想一陣齊唱的聲音卻是傳了出來:
五千年的華夏,五千年的榮耀。
華夏人勿忘記,血脈中的自豪。
我們曾被壓迫,脊樑無法壓彎。
我們曾被侮辱,氣節無法抹消。
團結起來,我們傲立於天地之間,無人可敵。
團結起來,我們縱橫於四海之間,遍地朋友。
……………………
《華夏人》就是這首歌的名字,當然不是現代某個歌曲,而是集合了大秦不少的音樂高手共同創造的歌曲。歌曲表達的意思也很明確,新的政權代表的是華夏,是不屈的意志和堅挺的脊樑骨。我們歡迎朋友,但不會懼怕敵人。華夏人民一起團結起來,我們可以屹立在世界之巔!
說真的,曲種不是常見的模式,其中稍微加入了一些打擊樂。故而有些人聽得不習慣,但更多是聽得熱血澎湃。
“各位長安城的百姓,各位大秦的國民,各位華夏的子民們!今天,是一個值得慶賀的日子!今天,是一個值得高興,值得紀念的日子!過去的歲月裡,我們華夏人分分合合,或強大,或被異族欺凌……我最後宣佈的是:華夏人民共和國,在今天成立了!”張弘斌渾厚而激昂的聲音,傳遍了長安城。
那一刻,整個天地彷彿都沸騰了起來。百姓們都激動了起來,大家都紛紛看向天台,看向站在那裡的張弘斌和議會的一干成員們。他們要記住這一刻,記住這一天張弘斌的那一番話……
第23章 稱帝與立憲(下)
華夏人民共和國,這就是新朝的名字,或許就華夏以前的朝代名諱來看,是有點不倫不類。
很多人不太習慣,尤其是那些文人墨客。只是誰也不知道,就如同奴隸制進步到封建制一樣,華夏人民共和國的建立,意味著封建時代向君主立憲制時代進步的一個里程碑。
“華夏人民共和國,將選用不同於以往各個朝代的政體,即三權分立體……至於無黨派人士,透過公務員考試同樣可以成為共和國的公務員,同樣具有升遷考核的權利。但無法進入內閣或監督機構。”張弘斌照著文稿,把新政體的相關情況說了出去。
黨派組建,兩黨並立,三權分立……一個個新鮮的詞出現在張弘斌的口中,也進入了所有人的耳中。
許多人尤其是士人們開始興奮了,畢竟比起大明所謂的內閣,共和國的議會顯得更有權力一些。最重要的是,和大明好歹要經過皇帝審批這種走走過場的情況不同,在這裡那是真正的對政事進行做主。君王的權利被限制到了一個比較小的範圍,至少君王的行政能力被剝奪得七七八八了。
唯一讓他們顧忌的是帝王依然兼職著共和國國防軍的元帥職位,雖然在監督黨的監督下不能夠貿然使用,但正所謂‘槍桿子裡面出政權’,槍桿子掌握在君王手中,他們監督黨和執政黨想要更進一步,自然是不可能了。想來也是,若是這個都不會預防一下,那還不如直接退位讓賢算了,這不明擺著讓臣子有了造反的資格?
“我宣佈,《華夏人》為我華夏人民共和國的國歌,龍騰長安的徽章,也就是以前的行政中心,如今的國會正門上面的徽章,為我國的國徽。紅底金龍旗為我華夏國旗。現在,升國旗!”張弘斌讓他們消化了一下之後,繼續宣佈到。
很多人到了現在才恍然,難怪這兩天突然在行政中心……哦,如今的國會正門上面掛了一個奇怪的徽章,原來是國徽啊!正打算再看一次國徽的樣子,卻不想國歌突然演奏起來,同時在國會上方,赤色打底,一條金龍翱翔於之上的旗幟緩緩升起。
龍一直都是華夏的圖騰,故而倒沒什麼好說的。倒是那打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