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寫到這麼晚,米嘉頓時覺得很對不起人。伊南娜至少這時候還不是騙子吧,花這麼多時間寫經驗。順手開啟了申請表,一看申請表,頓時就覺得‘我的天啊這是什麼’!
按照申請表,寵物店不是寵物店,而是以寵物為中心的新科技社交,透過寵物拓展業務。按照伊南娜的描述,只要有人帶著貓貓狗狗進來寵物店看一眼,從此以後就得乖乖給寵物店貢獻利潤,從貓糧狗糧到洗澡治病一條龍,成為寵物店的客戶。
還有什麼業態定位,環境設計,客層分割,動態管理,忠誠培育,波特five_force等等,看得人一愣一愣的。可是米嘉知道的很清楚,伊南娜開的就是一個寵物店。
進門幾個籠子裝著些貓狗,旁邊放著貓糧狗糧和各種小玩意,裡面是洗澡美容的地方,還有個隔間用來做手術。客戶來了就辦卡,辦了就是,肯充值的話瞬間就能變成黃金鑽石,享受一二三四折優惠,一點都不高大上。
要是按照這麼寫,米嘉這個廣告牌的生意應該怎麼包裝呢?大資料支援下的精準客戶推薦?可廣告牌和手機不一樣,畫上去就沒法子變了,誰來看都是那麼一幅畫。
要是裝個led螢幕,倒是可以顯示不同的內容。可那麼大的螢幕價格可不低,耗電很高,不是每個公司都用得起的。再想想,廣告牌公司的客戶其實是那些租用廣告牌的公司,而不是普通消費者。
所以高科技應該針對這些租廣告牌的公司才對,這些公司最想要的是什麼?當然是想打廣告了,這不是廢話嗎……不過最困難的事衡量一個廣告牌究竟有多大的成效。
好像二樓的網咖,它的入口很小,如果沒有外面的廣告牌,除了熟客誰也不會知道在二樓有個網咖,所以廣告牌很有必要。而桂林米粉店在一樓,只要有招牌就夠了,來往的人一眼就能看到。
問題是這個必要和不必要怎麼體現在資料上?比如說要是二樓網咖撤銷了廣告牌,它的營業額和利潤會下降多少。桂林米粉要是掛個廣告牌,營業額和利潤能上升多少。
要是能算清楚,那可就牛了。現在租廣告牌,一看位置二看面積,相差都不大。就好像以前沒開放的時候房產價格,個個都一千幾百。如果能算出不同的廣告牌對客戶的加成有多大,那就有了炒作的資本,可以和房價一樣,一飛沖天。
比如說米嘉證明了對網咖來說,不掛廣告牌一年要損失十萬,那麼他就可以跟網咖開價,廣告牌漲價,一年五萬。網咖你要廣告牌損失十萬,要廣告牌損失五萬減六千,只能答應下來。
當然米嘉只包一棟大樓的廣告牌的話,網咖完全可以不跟米嘉租廣告牌,搬到別的更便宜的地方去。可如果米嘉壟斷了城區所有的廣告牌,搬到哪裡都一樣,那網咖只能承擔這個廣告牌價格。
當然壟斷是很困難的,米嘉沒必要完全壟斷。就好像房價,也沒有一個房企壟斷全國的房產,為什麼房價還是蹭蹭蹭的上去了呢?因為漲價對所有房企都有利,只要可以漲價,那當然大家一起漲價。
為什麼廣告牌沒有漲價呢?一來是因為廣告牌太多,權屬分散在不同的業主手裡,難以統一行動。一家漲價,客戶立馬就走了。另一方面也是無法合理化廣告牌的價格,想要漲價都不知道該漲多少。客戶對打不打廣告也是模凌兩可,打了廣告可能有效,不打廣告似乎有害,但是廣告的具體效果是多少?不弄清楚這個問題,人家就不會搶廣告牌資源,價格當然上不去。
所以,如果能夠量化廣告牌的效果,那就能給廣告牌漲價,迎來超額利潤。問題是怎麼才能量化廣告牌效果呢?最科學的辦法,就是找兩個完全一模一樣的公司,一個在廣告牌打廣告,一個不打,經過一段時間以後,比較兩家公司的營業收入和利潤,看看有什麼差別。
問題是誰會跟你講科學,哪裡找的到兩家完全一模一樣的公司,就算是藍綠手機還有很多差異呢。再說也不能光研究這麼一個廣告牌,在旁邊另一個廣告牌打廣告有沒有區別,換了另一個行業另一個產品有沒有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