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糞肥她已經打算好了,等到來年全部用在這棉花的育苗地上,看看能不能花錢再買一些。其他的雞糞、人畜糞便能收集多少便是多少。還有就是草木灰,相對來說這個倒是頗為簡單了。
連芳洲又想到了塘泥。就是魚塘放幹水之後,塘底的淤泥。
這種泥也是很好的肥料。
要整理這麼多的育苗地,光靠家裡幾個人明顯是不夠的,連芳洲還得僱人。
於是,第二天吃過早飯,她便和連澤、阿簡又趕著驢車往城裡去了。
“還是先去鐵匠鋪子吧!”進了城,連芳洲向阿簡和連澤笑道。
連澤笑顏逐開,阿簡也微笑著點頭說“好”。
昨晚他們商量好了的,今天除了去找趙六商量僱人的事兒、順便再買些農具,還有一件事就是去鐵匠鋪子打製兩把狩獵的鐵製弓箭。
到了鐵匠鋪子,三人跳下車,將驢車停放路邊。
阿簡細細的同那鐵匠說了一陣,鐵匠連連點頭笑著答應,隨後付了定金便離開了去找趙六。
連芳洲這一次仍舊僱三十個人,請趙六代為安排。
因為先前都說好了的,趙六便仍舊將原先墾荒僱的那三十個人安排給連芳洲。
連芳洲付了中間費,笑著道了謝告辭,三人便往市場去了。
除了買些零碎生活用品,又買了十對竹編的高耳撮箕連同十根扁擔、二十個竹筐、十對薄鐵皮打製的鐵通並扁擔。
東西體積大,裝了滿滿當當的一車。
第二天,三十個人準時來到地裡,連芳洲叫人拿測線測量,一塊地一畝,一百五十畝整理成一百五十塊,要規規整整的依次排開去。
泥土要弄細到什麼程度、厚度多少合適,連芳洲都詳細的說明了。
好在大家彼此都比較熟悉,也算得上是有默契了,無論是主家吩咐,還是工人聽說,溝通起來都很方便。
連芳洲照例重申了一遍在自己家幹活的規矩,中午有肉湯、雞蛋餅或者肉煎餅,工錢絕不拖欠,但凡發現偷奸耍滑的,第二天就不用來了!
這是很有必要的,雖然大家都很熟悉了,但是也難保人沒有惰性,萬一有人就是覺得熟悉了,未必好意思趕人偷起懶來,到時候反倒不美。
有言在先倘若明知故犯,便是趕人也趕得更加理直氣壯,省得招小人埋怨、懷恨在心。
安排好了,連芳洲又當眾點了李青和吳小毛兩個的名,讓他兩人做領頭,自己和阿簡、連澤不在的時候,有什麼事情就找他們。
李青和吳小毛都很痛快的笑著答應了。
看著眾人分散開去幹活了,連芳洲三人便趕著馬車往楊家村去。車上裝了二十個大竹筐。
連芳洲一點也不想去楊家村,但是最近的村落,只有楊家村的楊員外家有兩口大魚塘。
這年頭養魚的人並不多,原因無他,一個是魚苗難得,另一個是養好了划不來,養多了魚生起病來不懂治療往往一死一大片,更划不來。
楊員外家這兩口魚塘還是因為他家裡人都喜歡吃魚,而且他還喜歡垂釣,所以才養了魚。
順利的來到楊員外家,並沒有碰上楊淮山那一家的人,不但連芳洲,連澤也暗暗鬆了口氣。只有阿簡老神在在——楊家人麼,關他什麼事?
楊員外聽連芳洲說明了來意,一開始並不太情願。
連芳洲好說歹說,陪了許多笑臉,楊員外才勉強同意了,這還是看在雙流縣蘇家的面子上,當然,他沒有跟連芳洲說出來。
要不然,他是不會答應的。雖然連芳洲說了會付錢,但他哪裡看得上這幾個錢?
楊員外招呼自家的楊管事負責這事兒,便甩手不過問了。
為了垂釣方便,魚塘就建在楊員外家附近。
兩口魚塘挨著,有水道相連,每一口大約有五畝左右的面積。
此時,一個塘中滿滿是水,碧幽幽的,波光粼粼;而另一個塘中則乾涸見了底。
謝謝三位親的月票~~謝謝噠,
 ;。。。 ; ;
第162章 塘泥
連芳洲隨口問了楊管事才知道,這兩口魚塘每年都會放幹一口,直到來年四月份左右才灌水,按年輪流著。
不知楊員外是從哪裡聽來的,說是這樣能夠曬曬塘底消毒,這樣養的魚就可以長得更好!
連芳洲聽了楊管事的話便點點頭笑道:“這倒是的!我教您一個法子,等那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