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3部分

後五次受傷,身上創痕累累。湘軍能有今日,與曾國荃實在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因此,曾國藩對他這個九弟,也是呵護有加,一定要想辦法成全他打破“天京”的志向。湘系以外的軍隊,固然別想染指江寧,就連鮑超所統帶的“霆軍”,這樣的老湘軍嫡系部隊,因為不屬於曾國荃的吉字大營,亦不能有入城之望。

現在關卓凡卻來了,而且還是個旗人,曾國藩接到曾國荃的報告,立刻決定,要親自跑這一趟,才能鎮住局面——清慎端方是一回事,權謀又是一回事!在京為官十餘年,在外統兵十餘年,官場老吏,什麼沒見過?

“逸軒,你這一次西進,勢如破竹。”曾國藩習慣性地眯縫著眼睛,慢慢捋著長鬚,面無表情地說道,“你的軒軍乃是旗營,聽說戰力雄橫,任何長毛皆不能當其鋒銳。現在既然奉旨到了江寧,攻城自然是以你為主,不知你想怎樣打,回頭我知會沅甫,叫他讓一讓,替你做個策應好了。”

來了來了,關卓凡在心中微微嘆息:曾國藩一生的令名,唯以他這個九弟的緣故,終於留下缺憾。然而在自己來說,不管對曾國藩如何敬重,現在卻不是替他惋惜的時候,他身上所背的這個包袱,自己這次亦要用一用。

想是這麼想,說出來的話,卻仍然恭謹。

“督帥明鑑,卓凡受朝廷兩次嚴旨督促,不得不有此一舉。”關卓凡在常州的延宕,為的就是等來這樣一個籍口,“不過卓凡趕到江寧,亦是來聽督帥節制的。至於說攻城,九帥百戰功高,吉字大營更是天下強軍,不是軒軍能夠比擬的。江寧這樣的大城,也只有九帥才拿得下,至於軒軍,無非是列防外圍,拾遺補缺罷了,絕不敢做進城之想。”

(寫到凌晨六點,到底寫完了兩章。謝謝艾美艾美和whitecollar兩位堂主,謝謝新舵主彩虹。)

*RS

第一一九章 鞭子

“哦?”曾國藩的雙眼攸的一睜,右手在長鬚上微微一頓,才又順著捋了下去。

關卓凡這樣乾脆利落的表態,等於是當場立下了“不進城”的承諾,大出他的意料。在關卓凡來說,這算是極有誠意的表示了,然而以曾國藩的身份和涵養,當然不會說出什麼當面感謝的話,只是微微點了點頭,沉吟片刻,忽然說起不相干的事情來了。

“逸軒,聽說你的洋話,說得很好?”

“談不上好,不過聽說寫三項,都還可以對付。”關卓凡很沉靜,絲毫不以為怪,問什麼就答什麼。

“嗯。你在上海和江蘇都辦了電報,算是踐行過洋務的人,聽說軍事上得益不少。”曾國藩問道,“不知你對洋務這件事,怎麼看?”

“下官以為,洋務的事情,若是官、商、洋三者各司其職,各安其位,則可以相得益彰。”關卓凡恭恭敬敬地說道,“像電報這樣的事,于軍務之外,其實在民政商務上,也都很有可資利用之處。”

曾國藩聽得很認真,再問出話來,便已經多少帶著一點讚許之意了。

“高瞻遠矚若太史公者,在《史記》中亦將《貨殖列傳》排在第一百二十九篇,後面僅有一篇類乎跋語的自序,實已將商人列為最後。何以按你的意思,洋務竟似離不開商人?”

“所謂世易時移,變法宜矣。”曾國藩雖已放鬆了口吻,但關卓凡仍不脫恭謹的神態,“督帥是學窮天下的人,卓凡這一點小見識。本不敢在督帥面前賣弄。不過以卓凡看來,西方列強之強,實是得益於商業之興旺。商人逐利,因此可以溝通有無,除行商坐商之外。亦可以興辦實業。其不厭瑣碎,不憚繁鉅,行事迅捷,計較精細的長處,不是官府所能做到的,實在是官洋兩端之間。極好的橋樑。”

曾國藩愕然——關卓凡一個旗人,能帶兵打仗,能辦洋務,能說洋話,這已是了不起的事情了,誰想到掉起書包來。竟也頭頭是道?

他是真的能識才賞才愛才的人,不由便改容相向,臉上頭一次現出了笑意,欣慰地說:“逸軒,我沒想到你還有這樣的見識。好!好!像你這樣的人才多一些,何嘗不是國家之福?”

“卓凡不敢當。”關卓凡嘴上遜謝,心裡卻在想:說曾國藩學窮天下。雖說是拍馬屁,他到底也還當得起。不過他的見識,總歸囿於時代所限,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自己這點商品經濟的粗淺道理,大約是可以令他耳目一新的。

“盡當得起了。”曾國藩微笑道,“然而以你看來,若要辦洋務,當以何者為先?”

“自然是以人才為先!”關卓凡毫不猶豫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