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96部分

持其他人了,這對我們來說豈不是前功盡棄?”

“你說得倒也有理……”一條兼遐點了點頭。“可是我也有個憂慮……”

“什麼憂慮?”

“我們如果南下,不說一路艱難困阻,兩位陛下能否撐住,就算到了九州,來到大漢的掌控之下,就一定是好事嗎?”一條兼遐眉頭緊皺,顯然還是在重重憂慮當中,“大漢必定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打過來的,他們內心對想法裡,對我們如何處置還是未知之數,如果我們就這樣孤立無援地走入到九州,那生死禍福無不操之人手,風險太大……”

“事到如今再說這些還有什麼意義?”二條康道一聽就覺得很生氣了,“我們都已經走到這個地步了,再說什麼相信大漢不相信大漢豈不是可笑?!左府大人,大漢肯信守承諾,及時發兵九州,已經是給了我們莫大的幫助了!再說了,我們對他們很有用,我看不出他們有什麼理由不扶持我們。”

“他們確實會扶持我們,可是如果我們不表現出一點能耐來,他們就未必會全心全意扶持我們。”一條兼遐輕輕搖了搖頭,還是不太滿意對方的意見。

“那你想要怎樣?”二條康道不耐煩了。“難道留在這裡就能夠體現出我們的用處來?”

“我當然不是這個意思,我也覺得應該南行,不過……我們應該留在本州,不要去九州島寄人籬下。”一條兼遐放低了聲音,說出了自己的打算,“去了九州,不說去的成去不成,我們就成為了寄人籬下的傀儡,而留在本州,我們就還是朝廷,是發動天下人反抗幕府的道義領袖。”

“你……你的意思是……?”二條康道差不多明白了什麼,“留在本州號召天下人?”

“對,我們逃到南方,逃到幕府控制不住的地方,然後仿效當年的後醍醐天皇,釋出詔令,把德川家光指為朝敵,號召天下臣民和大名起來推翻他們的統治。”一條兼遐不慌不忙地說,“南方有很多對幕府心懷不滿的藩主,在大漢打過來、幕府搖搖欲墜的今天,他們肯定已經動了很多心思了,說不定已經有很多人去跟大漢聯絡……至少已經在觀望。”

一條兼遐抬了抬頭,看著遠處的一處茅屋——那裡正是法皇陛下和天皇陛下歇息的地方。“他們現在不知道朝廷的情況,所以有可能會選擇投降大漢,可是如果我們去了南方釋出詔令的話,他們就有可能跟隨在我們身邊再去跟大漢合作,這其中的區別,右府大人想必是看得明白的吧?”

朝廷現在沒有錢沒有人,唯一的優勢就是有一個大義名分在,南方的藩主們既然已經蠢蠢欲動、而且和幕府有舊仇積怨,他們就不會反對起兵反抗幕府。現在朝廷要做的是趕在大漢進兵本州、他們投降大漢之前,去南方號召他們,給他們提供一個名正言順反對幕府的理由,然後把他們聚攏在自己的身邊。

雖然對這些藩主來說沒有多少區別,反正都是起兵反對幕府,但是對朝廷來說卻至關重要——這樣做一來可以不讓朝廷完全落入大漢之手,二來也可以提高朝廷和大漢議價的籌碼,擺出自己的身價來。

在一條兼遐看來,既然大漢信守承諾而且武力如此之強,那麼現在最重要的就是考慮戰後如何儘量給朝廷爭取更多更好的地位和實利了。

二條康道也是個很聰明的人,一條兼遐雖然說得有些含糊隱約,但是他很快就領會了這位左府大人的意思,然後仔細權衡了起來。

“左府大人果然計略深遠!”過了一會兒之後,他長嘆了一聲,“我倒是不如左府想得通透……好吧,就按左府大人說的辦,我們南下但是不渡海,找個地方釋出朝令。”

“和大漢合作,是右府大人一力主持和堅持的,右府大人因此而有些迷障,這倒也正常。”一條兼遐微微笑了一笑,“未來的朝廷,就要靠右府大人撐持了,還請右府以後儘量以全域性考慮吧。”

“左府,事到如今就不要再提隱退的事情了!”這其中略微的譏嘲二條康道當然聽得出來,不過他卻無暇再顧及了。“左府大人如此聰穎,又能夠深謀遠慮,如果戰後就這樣隱退的話,那就是朝廷的重大損失。戰後朝廷必然是百事纏身,焦頭爛額的事情多得是,難道左府大人能夠忍心甩手不管嗎?”

“隱退出家的事情之前我已經說過了,這是我的決定,不會更改了。”一條兼遐卻十分堅決,沒有改動的意思,“這麼大的責任,沒有個人揹負起來是不行的。當然,我也不是打算就此就對大家和朝廷甩手不管,日後你要成為朝廷的宰相的話,只要你願意垂詢,我也會盡全力來幫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