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2部分

現在;國內一統已成定局,藉著抗戰的大題各路諸侯消藩也以成功,蔣介石還有最後一塊心病,但是在對日戰爭徹底完結之後,即便是同盟國方面,也絕對不會允許蔣介石同室操戈,這一點蔣介石自己也十分清楚。

會議結束之後,原本想提點高飛一下的蔣介石發覺似乎還不是時候,因為在與同盟國的交鋒之中,無論是何應欽還是陳誠,今天的場面中似乎都不足以對抗麥肯特的提案,就更別說還有一位在印度的中國戰區總參謀長了,史迪威的很多行徑和言論更加讓蔣介石難以忍受,身為中國戰區總參謀長卻長期停留在印度,這本身就足以說明了問題。

這一點蔣介石比較佩服高飛,給了史迪威七個師去玩,大家都省心,而且這些部隊都是由英國人負擔供給薪餉的,讓摳門的英國佬替自己養兵無疑是至高境界。

只不過對於美國人在太平洋的作戰要調動大批的中**隊參戰,蔣介石心理十分不舒服,美軍轟炸日本本土,其的機場補給的食品物資等十一大項,六百二十九種物資全部是由國府供給的,而美國政府又不迅速支付,結果導致國內經濟雪上加霜,二十多萬美軍的消耗竟然超過了**三百萬正規軍的消耗費用,這才是讓蔣介石張目結舌的所在。

難怪美軍集中駐紮的昆明、東北與平津顯得商業繁華,實際上等於將全中國的錢都集中到了以上三地,高飛的中國青年軍全部出關是蔣介石的戰略決策,因為中國青年軍已經有尾大之勢了,削減高飛的權利容易引起誤會,一次性的解決如果不妥還會引發整體的大規模衝突,因為中國青年軍的總體體系是黨軍模式,高飛就是這個模式金字塔的頂端,而並非外界認為的蔣介石,所以在對待中國青年軍的問題上蔣介石皆為謹慎。

所以,將全部的青年軍主力派往關外和遠東,則是蔣介石的戰略,如果當年的東北事變一般,一旦蘇俄動手,面對的就不是一箇中國,而是東北遠東一體化的中國青年軍,自己積蓄力量,在蘇俄與中國青年軍兩敗俱傷的情況下出兵,與當年設計東北消藩之策可謂同出一轍,唯一不同的是當年消藩之策乃是巨大的失誤,不但丟到了東北,更助漲了日寇的驕縱氣焰,對於現在的中國青年軍總司令官高飛,蔣介石也需要謹慎待之。

蔣介石詢問了高飛慣於宋希濂兩棲陸戰叢集的幾個具體問題之後,就顯得有些疲憊道:“這方面的事情我也不大清楚,具體的還是你這個遠征軍司令官負責吧!把握住一點原則,我們的官兵不能輕易的為英美的利益去犧牲,另外天津港的建設也在加快進行,需要一些物資,你看可否從葫蘆島調運過來?”

高飛沒想到蔣介石竟然會提出這樣的問題?這明顯是在對他進行試探,於是痛快的點了點頭道:“委座需要什麼物資,東北這邊一力盡快全力保障,天津港擴建關乎重大。”

實際上高飛也不是傻瓜,天津港的擴建有什麼用?日本海軍部隊相比中國遠征軍海軍部隊依然強大得多得多,天津港最大的用途就是便於在華北以最迅速的途徑接收美援的物資,華北的日軍基本已經得到肅清,接收的物資大半裝備了中央軍的嫡系部隊,另外地方派系的部隊業已開始整編,這天津港的大規模擴建的寓意似乎不同,這引發的高飛的警覺。

而且王耀武晉升為華北綏靖區司令官,王耀武在黃埔系中算是極能戰的將領,手下精兵悍將頗多,即便是高飛也是否能忌諱,高飛麾下也有諸多黃埔系高階軍官,但是高飛青年軍的中堅體系非常穩固,而且在青年軍中的高階將領隊國府很多方面的施政也有看不過去的地方,加之青年軍內政治氣氛開化,訓導政訓有力,所以高飛並不擔心如果一旦對峙發生大規模的所謂倒戈。

但是高飛能夠感覺到了,蔣介石開始試探就是不信任的開始,也可以說中國青年軍的壯大讓蔣介石非常不放心,但是明目張膽的杯酒釋兵權蔣介石一則考慮自己的名聲,二則考慮的是會不會激起兵變。

對於自己麾下的張靈甫、戴安瀾等人,高飛還是有自己的一套用人方式的,黃俊杰、李剛等都是絕對的自己人,這一點高飛毋庸置疑,對於張靈甫與戴安瀾等人,高飛則是給予其自主選擇的機會,畢竟國府現在還都南京,軍政部又開始的正常化的運轉,除了正在擔負遠東方面與朝鮮方面作戰警戒的中國青年軍之外,其餘**各部皆在整編之中。

實際上並不是蔣介石不想整編高飛的中國青年,因為針對戰略目標的不同,國府整軍是將其精銳的十五個軍整編成為三萬人的整編師,但是這樣的編制對於針對歐洲大兵團作戰的中國青年軍來說太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