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蘇靜是第一次過來張家村,不同於錢家屯的貧窮破敗,張家村打從一入村口起,一排排蓋著的全是磚瓦房,房前屋後有院,所有人家門不閉戶,村道修得很平整。
剛一進村口就有一家食雜店,入門的地方罩了個窄小的塑膠棚子,有人進出,屋裡熱乎乎的暖氣化成一道道白霧順著門縫往外鑽。
張蘇靜轉頭四顧,心道難怪錢老四願意給自己媳婦家當上門女婿,張家村普通人家日子看上去都過得挺不錯,村長家更是不用說了。
趙立寬對於張家村明顯不怎麼熟悉,一路上撿著路過的村民打聽了兩次,才找到地方。
張村長家是三間新蓋的大瓦房,院門上刷著硃紅的油漆,院門敞開著,裡面傳來極熱鬧的喧譁聲。
趙立寬把車停在院外面,張蘇靜下了車。
院裡的人聽到動靜迎出來,問清楚了張蘇靜的身份,立馬有個長得白白胖胖的年輕婦人走上前,熱情的拉住張蘇靜的手,說道:“錢老四是我男人,他早就交代過了,到了這裡就當成是自己家一樣,你千萬別見外。走,咱們進屋說話去,外面冷。”
一路從院子裡走過,張蘇靜這才發現難怪在外面聽著這麼熱鬧,原來張村長家裡正在忙著卸豬肉。
大院裡面直接架的爐灶,兩個中年女人忙著燙洗剃毛,還有一個上了年紀的男人站在一旁的簡易案板前面持刀分割。
錢老四媳婦帶著張蘇靜進了中間門的屋子,入門就是一條細長的走廊,左手邊兩間屋子,右手邊是一個大堂屋。
堂屋裡坐著兩個年長的女人,看到她們進屋,其中一位看上去年輕一些的女人笑著招了招手,問道:“這位就是張會計吧?”
錢老四媳婦拉著張蘇靜走上前,介紹道:“這是我大姐和我媽。”
張蘇靜趕忙叫人。
張大媽和張家大姐對張蘇靜很客氣。
幾個人簡單聊了兩句,錢老四媳婦招待張蘇靜上了熱炕,給她端了一盤子緩好的凍梨和自家種的綠皮糖心蘋果。
錢老四媳婦和她媽留在屋裡陪著張蘇靜,大姐起身去院子裡幫忙。
錢老四媳婦解釋道:“我大姐住在李家村,這不是家裡要殺豬麼,我大姐和姐夫一早上特意送豬過來。”
張蘇靜看了眼往外走的張家大姐,笑著點點頭,心裡頭很是震撼,錢老四媳婦和她大姐看模樣至少得相差個三十來歲,沒想到年齡差距竟然這麼大。
錢老四媳婦待她格外熱情,張蘇靜推託不過,到底啃了一個糖心蘋果,吃完了,忍不住誇讚:“蘋果可真是太好吃了。”
張大媽就笑了:“這是我們自己家種的蘋果,結了四袋子哪,都存在後屋了,回頭等你回去了,給你裝回去點。”
張蘇靜哪好意思要人家東西,連忙推拒,張大媽說:“在這就跟自己家似的,不用客氣,這果子又不是什麼值錢的東西,你愛吃,我們就高興。”
張蘇靜心裡頭暖烘烘的,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
她過來的晚,到了沒多大會功夫,太陽就下山了,院子裡的東西都被挪到了西屋的廚房裡,錢老四媳婦怕她待著沒意思,帶著她去廚房看熱鬧。
之前卸肉的男人原來就是張家的大姑爺,他幹完活就帶著媳婦回家了,幫著幹活的兩個中年女人則留了下來,忙著灌血腸。
張蘇靜過去的時候,家裡剛好來人,錢老四媳婦出去一趟,很快轉回來,身後跟著一個看上去五十出頭的大嬸。
錢老四媳婦向嬸子介紹了張蘇靜,又轉頭笑著對張蘇靜說道:“我嬸子做飯特別好吃,今晚上是特意過來幫著燉肉的。”
張蘇靜哪裡見過這種場面,坐著小矮凳上,伸頭看著大嬸從盆裡撈出泡好的酸菜切成絲,把大塊的豬肉切成巴掌大小的肉片一起放進大鐵鍋裡,然後又跟著大嬸去了小屋的廚房,站在灶臺前面看著她做醬肘子,錢老四媳婦在邊上幫著打下手。
錢老四媳婦忙碌時,也不忘記同張蘇靜說話,生怕她待著沒意思。
錢老四媳婦對於工地上的事情特別感興趣,拉著張蘇靜打聽:“最近天氣這麼冷,工地上的活怕是幹不了幾天了吧?”
張蘇靜點點頭:“要是老這樣,恐怕就快要停工了,一上凍,工地上的活就沒法幹了,只能等著來年開春兒。”
“那要是停工了,本地的工人還行,直接就回家了,外地的人就折騰了。對了,張會計,你家是哪的人啊?”
張蘇靜說了,錢老四媳婦有些驚訝:“喲?這麼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