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飛召開了專案會議,確定了u盾主控晶片內部電路和引數: 1晶片處理器系統:採用32位高效能risc-v晶片架構,支援32位risc-v整數指令集, 2儲存單元:整合512KB嵌入式Flash,頁面大小1kB,最低擦寫次數15萬次 3加密演算法:32位高速硬體演算法引擎,支援RSA1024、RSA2048、ECC、SM2演算法運算,以及儲存器加密機制,每顆晶片都只有一個序列號…, 4通訊介面:USB1.01.12.0全速裝置介面,遵循USB2.0FS協議規範;支援無晶振工作模式; 5晶片封裝:QFP32 6電氣氣特性:工作電源輸入範圍:2.5V~5.5V;睡眠靜態功耗:100uA;工作模式:20mA,ESD防靜電:±6000V; ... 再根據U盾主控晶片的各項引數,去確定工作原理:U盾又作移動數字證書,存放著你個人的數字證書,並不可讀取。同樣,銀行也記錄著你的數字證書,當在進行網上交易時,銀行會向你傳送由時間字串,地址字串,交易資訊字串,防重放攻擊字串組合在一起進行加密後得到的字串A,你的U盾將根據你的個人證書對字串A進行不可逆運算得到字串B..., ... 確定了U盾主控晶片引數和工作原理後,就正式進入晶片設計,不過,李飛考慮到公司資訊網路安全部還沒有成立,所以此專案暫時交給晶片多媒體技術1部研發,李飛提供U盾主控晶片設計指導。 ... 三週後,U盾主控晶片設計完成,經過李飛對U盾主控晶片進行設計模擬,並沒有發現問題,然後,交給臺極電生產製造打樣。 ... 在打樣的同時,還要進行U盾pcb板級電路設計,其U盾整個電路模組分為: 1u盾主控晶片, 2記憶體RAM晶片 3顯示屏電路 4usb電路, 5按鍵電路 ... 確定U盾的各個電路模組,就要準備U盾的電子電路設計,在PCB板極電子電路圖的設計中,使用的板極EDA軟體,是分為兩種功能軟體:邏輯電路軟體和PCBLAYOUT軟體… 首先,在邏輯EDA軟體繪製器件的邏輯封裝,再畫出邏輯電路圖,而這個邏輯電路圖是根據u盤的整個模組功能進行設計的。不過,需要說明的是,在繪製邏輯封裝和電路圖設計時,相關器件的資料一定要向供應商索取,去確定電子器件的引數,例如:儲存器和隨身碟的USB介面,一些電子結構零件… … 在邏輯EDA軟體繪製完邏輯電路圖後,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在PCBEDA軟體對器件進行PCB封裝製作,包括隨身碟晶片,儲存器的封裝,按鍵的封裝…,同樣,PCB封裝是需要按照供應商提供的器件引數進行設計的… … 在PCBEDA軟體裡製作好PCB器件封裝後,然後,就是邏輯EDA軟體和PCBEDA軟體進行同步更新,把邏輯EDA的電路圖匯入到PCBEDA軟體…,這樣的話,就可以在PCBEDA軟體裡,出現了PCB封裝器件和連線電路線路, … 接著在PCBEDA軟體,進行佈局,走線,完成後,進行連線和規則檢測,確定沒有錯誤後,在PCBEDA軟體輸出製造PCB加工檔案,發給大深市晶片產業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PCB板廠進行PCB製作。 完成U盾電子電路設計後,就下了就是整理U盾的電子物料BOM得單子,供成本核算和電子物料準備 ... 同時,李飛還要組織軟體工程師,編寫u盾的驅動程式,以及加密演算法程式...,其加密演算法程式採用了雙鑰密碼體制保證安全性,在U盾初始化的時候,先將密碼演算法程式燒製在FLASH中,然後透過產生公私金鑰對的程式生成一對公私金鑰,公私金鑰產生後,金鑰可以匯出到U盾外...。 ... 編寫完成U盾驅動程式以及加密演算法程式...,臺極電u盾主控晶片100片樣品寄回公司,那麼,開始對晶片進行功能...等測試 u盾主控晶片放入ATE儀器的測試臺內的晶片插座後,開啟儀器電源按鈕,然後,確定ATE儀器與隨身碟主控晶片連線正常,再開始進行晶片測試, ATE對晶片測試基本的範圍為:晶片引腳的連通性測試,晶片漏電流測試,晶片引腳DC(直流)測試,晶片功能測試,晶片ESD靜電測試,晶片老化測試(也就是晶片質量驗證) 以及晶片穩定性測試,在溫度(零下30度和高溫50度)進行測試,確定晶片是否能正常工作… 先是對u盾主控晶片的引腳的連通性測試,晶片漏電流測試,DC(直流)測試,這是晶片測試的第一步,檢測隨身碟主控晶片的連通性是否正常,確定U盾主控晶片的內部電路連通,晶片內部電路是否有缺陷。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