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會議室,李飛解釋手機射頻PA在工藝材料上可分為CMOS和GAas這兩種工藝的區別…,以及,在未來市場的分析…。 … 不過,李飛並沒有說出,在21世紀,2G手機是完全使用CMOS工藝的射頻PA晶片,在3G手機上CMOS和Gaas各為一半,但是,由於CMOS工藝的問題,在4G和5G手機上,還處研發階段...。 … 那麼,根據重生前的記憶,CMOS工藝的射頻PA是在2006年研發成功,真正地大規模商用,大約是在2009年,在這之前,Gaas工藝一直是射頻PA的主流, 也就是說,現在推出CMOS工藝的手機射頻PA是有非常大的市場。並且在2G和3G手機市場上有絕對的優勢,要知道,即使在2020年,2G手機銷售量還是達到了2億臺! … 當然,除了在手機射頻PA的CMOS和GAas這兩種工藝,還有其它的工藝BiCMOS… … 聽完李飛對手機射頻PA的工藝解釋後...,員工們發自內心的驚歎:李工可真是晶片技術研發大神,不光熟悉電子電路技術研發,對晶片工藝也是非常精通…!!! ... 因為李飛所說的手機射頻PA的CMOS和GAas這兩種工藝,是21世紀所研發的射頻PA晶片工藝技術資料。 … 確定了射頻PA的工藝後,接下來,就是確定手機射頻PA的內部電路模組:前級電路,一緩衝級、中間放大級、末級功率放大級…。在寫字板上寫出手機射頻PA的內部電路模組,然後,李飛大概地說出手機RF射頻功率放大器工作原理: “從射頻收發晶片輸出GSM射頻發射訊號和DCS射頻發射中頻訊號,經過濾波電路和阻抗匹配電路,輸入到RF射頻功率放大器PA的前級電路,不過,由於射頻收發晶片輸出發射中頻訊號功率是很小,需要經過RF射頻功率放大器一系列的放大,一緩衝級、中間放大級、末級功率放大級,獲得足夠的射頻功率以後,才能饋送到天線上發射出去。” … “而手機RF射頻PA的發射功率可分為19個等級(0.2W-2W),是透過手機基帶的自動功率控制APC訊號透過電壓來實現對PA的控制,用於控制不同的功率等級。其原因就是根據手機的工作場景,手機基帶晶片根據接收的訊號強度,去確定手機發射的距離,然後進行功率自動控制,送出適當的發射等級訊號,從而來決定射頻PA的功率…。” … 說完手機RF射頻PA的工作原理後,李飛就確定大深市晶片產業有限公司研發手機RF射頻功率放大器的引數: 1純正CMOS工藝, 2GSM功率輸出:33.5dBm 3DCS功率輸出:31.0dBm 4GSM發射功率效率:45% 5DCS發射功率效率:45%。 6封裝型別LGA,7.0mmx7.0mmx1.2mm … 確定了射頻PA的各項引數後,那麼,就要開始進行射頻PA電路設計了,先進行前端的設計,是對射頻PA的晶片內部模組進行合理地劃分功能,以及確定各個模組的功能指標,例如:前級電路,一緩衝級、中間放大級、末級功率放大級… 再輸入硬體描寫語言,以程式碼來描述去實現模組功能,並生成電路圖和狀態轉移圖,然後再用Cadence的Verilog-XL,Cadence的NC-Verilog進行模擬,確定模組電路設計是否正確, 接著,用Cadence的PKS輸入硬體描述語言轉換成門級網路表Netlist,去確定電路的面積,時序等目標引數上達到的標準,確定相關引數後,再一次進行模擬,確定模組電路是否無誤, 然後,進行後端設計的資料準備,是確定前期邏輯設計用硬體描述語言生成的門級網路表Netlist,以及模組電路與晶片製造工廠提供的標準單元、宏單元和IOPad的庫檔案相等一致... 再進行晶片佈局,晶片佈線... … 當然,在設計過程裡,除了對射頻PA電路功能模擬,去驗證制定的引數…,還是需要對射頻PA電路進行各種的模擬,例如:電磁干擾EMI,因為射頻PA的工作電流是非常大,最高可高達2W,那麼,在射頻PA高功率工作狀態之下,會產生電磁波,干擾晶片內部周圍的電子電路, … 由於,李飛在設計CMOS工藝的RF射頻功率放大器有豐富的經驗,在一個月內完成了晶片設計,並在各項引數上,完全超出了當初制定的引數… … 然後,輸出價格製造檔案,交給臺級電進行生產,不過,當郵件發給臺級電客戶總監,一個小時後的時間,臺級電客戶總監打電話過來,語氣尊敬地問道: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