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身纏鬥之術?”五千多人眼神迷茫,不知道是一種什麼武技。 “楊無敵,你出來,我與你示範一下……”賈玉京對其招招手,走到了高地之上。 “大人……”楊無敵手中同樣是一把木短刀,站在賈玉京面前拱手一禮。 “戰場上,講究乾淨利落,一擊必殺,所以,只能攻擊其要害部位,如眼睛,喉嚨,襠部,一出手,便要直接奪命。 短刀短劍,短兵器使用無非就是幾種方法,直刺,反手,斜插,還有格檔。 近戰講究步法敏捷,決不能被人抱住,當然,抱住了,也可以使用關節技,雖然說實用性很少,不過,有時候還是可以保持住一條小命的,我來示範一下,楊無敵,你從背後箍緊我的頸部……” 楊無敵依言而行,粗壯小臂一把圈住賈玉京的頸部。 “用力……” 楊無敵聞言,手中力量猛一加。 賈玉京臉上透不過氣了,臉紅紅。 他右手卻伸出,在楊無敵右手上的中指用力一掰。 “哎喲臥槽,大,大人,疼疼疼……”楊無敵臉色都變了,中指幾乎被賈玉京掰了一圓形,不得不鬆手,開口求饒。 “看到了嗎?還可以插眼睛,抬膝蓋等等手段,我示範一次……” 楊無敵一刻之後,臉色煞白,太變態了,專門攻擊痛處,他成了教材,自然而然不好過了。 “以上是簡單脫困之法,接下來,就是短兵之技,楊無敵,你用致命節奏,攻擊我……” “好……”楊無敵也沒有囉哩囉嗦,他知道賈玉京的恐怖武功。 一刀閃電般直擊他的喉嚨。 “啪……”賈玉京手中的木刀往上輕描淡寫一格,木刀順勢便刺中了楊無敵的咽喉。 “近戰,要求快狠準……” 經過賈玉京一番示範,士卒學到了不少東西,至少捉對練習時,有模有樣。 不說賈玉京的行軍途中訓練。 河南巡撫越其傑、河南巡按陳潛夫接到了孫傳庭檄令,要求補充糧草的要求。 但是,倆人並沒有依言行事,一來,河南大旱,赤地千里,人更被李自成發展成了反賊。 沒有什麼餘糧,加上他們只為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安全,收到檄書,只當是沒有看過。 去年四月,李自成、羅汝才內訌,李殺羅而並其眾。 而李自成在柿園之役擊敗孫傳庭後,勢力也繼續壯大。 十月,李自成等圍攻汝寧,執殺保督楊文嶽,基本掃清了河南境內的明軍。 隨後,又大舉南下湖廣,駐守此地的左良玉部不戰遁逃。 克襄陽,又入荊州,旋於崇禎十六年(1643)正月初一進佔承天府,並拆挖了嘉靖帝生父的顯陵,令天下震動,帝心大怒。 十八日再下漢陽,只因江水湍急而暫緩攻取武昌,退返襄陽。 不久,李自成改襄陽為“襄京”並建立政權,初步表明了要與明廷分庭抗禮乃至取而代之的意圖。 至此,除張獻忠外,李自成已成為明末起義軍的共同領袖。 而這樣的形勢,自然使得崇禎忍無可忍。 但是朝內已無人可用,於是他就把希望全寄託於孫傳庭身上。 面對秦地士大夫的“屢上書催戰”,孫傳庭還能不予理睬, 但在崇禎的催促下,就無法再置若罔聞了。 當崇禎手令下達後,他只好上書請戰。 孫傳庭三月領旨,踏上了他最後的征途。 孫傳庭此番的部署原本是:以副總兵高傑將為中軍,四川總兵秦翼明出商雒為犄角,總兵王定、官撫民為後軍,其餘薊遼總兵白廣恩、副總兵鄭嘉棟、趙華枝等,俱“督師進討”。 隨後明軍打下洛陽之後,孫傳庭才明白他得到的是座“空城”,不得不退之。 以致明軍戰爭準備不足的缺陷已開始顯現,再加上連日的暴雨,糧草根本無法送達。 孫傳庭命白廣恩所率火車營,與高傑跟隨自己去打通糧道。 而陳永福繼續圍困襄城,這樣部署一是為迷惑起義軍, 給他們明軍尚與之相持的假相,二是避免了大軍全動引起混亂以致李自成趁機來攻。 但是如此的部署造成了陳永福所部的兵變,原來陳永福所部見孫傳庭帶走了自己本部的秦軍, 自己卻被留下來做擋住李自成的替死鬼,於是其部下很多人便拒絕執行命令。 也一起跟在後面撤退,陳永福連斬數人也不能阻止,最後只好跟著一起撤。 但這一撤,讓李自成乘機發起了總攻,撤退中的明軍一下子從撤退變成了潰敗, 白廣恩所部的明軍甚至為了逃命,居然將“火車”推倒在路旁,將道路堵塞,以阻止李自成的追擊。 但結果不但沒有阻止追兵的到來,反而更激發了起義軍的殲敵之心, 最終明軍在汝州被起義會追上,雙方激戰,明軍慘敗之後諸部西奔, 一直退到了四百餘里外的孟津,孫傳庭這才止住了潰敗。 這次戰役,諸多史書稱為“汝州戰役”,孫傳庭此番戰敗,“死者四萬餘,失亡兵器輜重數十萬”。 而陳永福也投降了李自成,李反身圍著明軍來攻打。 大傷元氣的孫傳庭只能固守潼關,等待糧草。 高傑駐守關門西南面的鳳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