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4章 牙牌令

當時候畫面鴛鴦是如何講牙牌令的玩法? 她說如今我說骨牌副兒,從老太太起,順令講吓去,至劉姥姥止。 比如我說一副兒,將這三張牌拆開。 先說頭一張,次說第二張,再說第三張。 講完了之後,組成這一副兒的名字。 不管是詩詞歌賦,還是成語俗話,要比上一句,都要叶韻。 錯了的罰一杯哦。 這個骨牌又叫做牙牌,質地一開始是骨頭做的,後來是王公貴族用白玉,白銀,黃金再到象牙做。 而現代人的骨牌,一般是骨頭或竹木做的,每副三十二張,現在一般分紅白兩種顏色。 這三十二張牌心中,有二十二張是成對的。 稱為文牌,有十張是單張的,稱為武牌。 比如,兩個六點,稱為天牌。 兩個一點,稱為地牌。 兩個四點,稱為人牌。 這三副牌合起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天地人三才。 天地人鵝梅長三板凳。 星爺戲中曾經唱過: 令啊冧六,長衫六。 高腳七,呢個大頭六。 夜(二)三更,瓜老襯。 輸到你服! 日夜賭場來侍候。 生意唔撈,我兩頭遊?。 我錢輸嗮,真系無收。 食更青,頂肚癮,篤下菜頭?……” 有興趣的可以搜尋聽一下,是特別有意思的一首粵語歌。 從鴛鴦一個丫鬟都能當牙牌令官可知。 這個遊戲是熟能生巧的,只要多玩幾次,應該都不難。 因此,鄉野出身的劉姥姥,聽鴛鴦說了酒令玩法後,並沒有像薛蟠那樣打退堂鼓。 而是說,我們莊稼人閒了,也常會幾個人聚攏一起玩這個遊戲。 雖然沒有說這麼好聽,不過我也可以試一試。 另一個遊戲即是寶玉生日時,眾人抓鬮抓出來的射覆。 寶釵姐姐介紹射覆的來歷道:把個酒令的祖宗拈出來。 射覆從古有的,如今失了傳,這是後人纂的,比一切的令都難。 這裡頭倒有一半是不會的,不如毀了,另拈一個雅俗共賞的。 寶釵姐姐都說這令難,那麼確實是難。 到底射覆的酒令是怎麼玩? 射覆原為古人的一種猜謎遊戲,用碗盆等把某物遮蓋起來,猜中者勝。 後來也作為酒令的一種,覆者先用詩文、成語、典故等隱喻某一事物。 射者猜度,用也隱寓該事物的另一詩文、成語、典故等揭謎底。 若射者猜不出或猜錯以及覆者誤判射者的猜度時,都要罰酒。 由此可知,射覆的遊戲,最開始的玩法並不是太難。 類似於紅樓夢裡提到一種比較簡單的酒桌遊戲猜枚。 就是把瓜子、蓮子或棋子放在手裡,讓人猜單雙、數目或顏色,猜中者勝,猜錯者罰。 簡單來說,就是出題人心中先想好一樣東西。 此物包含在詩文、典故或成語中。 猜題人若然猜出出題人意圖,不能直接說出,也要以詩文、典故、成語說出。 這裡面就存在誤猜、誤判的可能, 所以這個作為酒令,不僅一般人玩不了, 也太耽誤時間了,酒令本是助興的遊戲,結果卻成了一個賽詩會了。 大約也只有知識儲備多的人才玩得了。 因此,小憨包史湘雲一聽是射覆的遊戲。 趕緊推辭,講不玩這個射覆,沒的垂頭喪氣悶人,我只划拳去了。 再說幾個比較簡單的酒桌遊戲,有頭即可以玩。 一個是寶玉生日時,提到的拇戰,這是寶釵建議重新抓鬮後,襲人拈出的酒令。 卻是灑脫不羈,大大咧咧的小憨包史湘雲最喜歡的, 直來直往,捋起袖子挽起褲腿,大聲吆喝,這才夠爽快。 拇戰就是我們今天最常見的酒桌遊戲——划拳。 舉個例子,兩人各一手合起來一共是十指,從一到十,其實是有不同的叫法的,比如兩指叫“哥倆好”,三指叫“三星照”,四指叫“四季財”,五指叫“五魁首”吶,六六六。 這個玩法很簡單,而且玩起來根據聲調音韻高低這樣叫喊著。 特別有氣勢有意思。 因為簡單易學好上手,這也是今人最常玩的酒桌遊戲。 還有一個是寶玉生日夜宴時,玩的“抽花籤”遊戲,這個類似於我們今天的轉盤遊戲。 這個遊戲,一般要配一隻或兩隻骰子,抽籤之前,先搖骰子,根據骰子點數,數至一人,從他開始抽花籤。 原文也提到了:說著,晴雯拿了一個竹雕的籤筒來,裡面裝著象牙花名籤子,搖了一搖,放在當中。又取過骰子來,盛在盒內,搖了一搖,揭開一看,裡面是五點,數至寶釵。 我們今天酒桌上玩的轉盤遊戲,就類似於這種抽花籤,轉到什麼是什麼。 這種抽花籤遊戲,也有一個弊端,就是玩得多了久了,不新鮮,會厭倦。 一個是賈府中秋時玩的一個“擊鼓傳花”的遊戲。 這個遊戲,應該是賈府家宴最常玩的遊戲,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