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趟南莊之行,沈洛就收穫了五件官窯,雖然有三件只是光緒的青花小碗,但其他兩件明代官窯的祭藍釉牛紋樽和黃地青花盤確是價值連城。
尤其是黃地青花盤,能收穫這件寶貝是他感到非常意外的,因為今天場面,就如後世古玩圈的一個段子。
與其說是段子,只是茶餘飯後的談資,但確是真是發生的,也就是耳熟能詳的貓食盆的故事。
說的是一古董販子下鄉收東西去,遇見一老婦門口放著一喂貓的古盆。
那人為了收到這古盆,就提出了要高價收購老婦的貓,但條件就是得把這盆順帶送給他,老婦是一農村婦女,也不知道盆的價值,便就答應了。
這件事一傳開只後,有些別有用心的人就想到了發財的路子,跑到鄉下找幾個老太太,給他們一些名貴的盆去喂貓。
有些行家一眼就能看出是好東西,但誰都不敢直接要買,都說要買這貓,但事後一提盆的事,老太太就會跟你說。
“我不能搭上這盆,我還指望著他賣貓呢。”
雖然聽起來是個笑話,但也告訴我古玩行的水深的很,稍有不慎就會吃虧上當。
沈洛第一眼見到黃地青花盤也並沒有認出來,畢竟汙垢和食物殘渣包裹著表面,看了兩次才確定是開門的物件。
他也不是沒有想過是個局兒,但老太太故事一講,在切合點物件,在這個時代還是非常的受用的。
畢竟知道這些價值的也沒有幾個人,沈洛也不會去買那幾只貓,不如直接開口。
就像買株還珠的典故,如果真遇到了,只要是喜歡的東西,只要最後結果是好的就行。
下午在南莊的時候並沒有收到什麼好東西,就是給人回收舊書的時候,得了幾本清朝的古籍善本,都屬於一些儒家經典手抄本。
這種情況也在沈洛的意料之中,畢竟官窯也不是大白菜,哪怕在這個時代也不可隨處可見,尤其像明代的官窯。
之所以虹城的明清官窯瓷器較多,也是與他的歷史原因有影響,因為虹城五百年前只是一片未開發地。
後來朱洪武為了解決皖北人口問題,就在蘇城江南之地移民幾萬戶到此開荒建設,這才有瞭如今虹城。
而遷移,不一定就是一些過不下的百姓,也不是想像的那種逃荒難民,他也是會有一些吸引人口的優惠政策,就像後世大城市的人才引進一樣。
其中就有不少江南的世家宗族的旁支也遷移到虹城發展,但重要的原因也是削弱這些世家宗族的影響力,可也有為了開枝散葉的想法。
不管怎麼說,這些人分家的時候,帶來大量的資本和財富,從而發展了當地的經濟,依舊是當地的世家豪門。
真正算起來也就是說虹城最早的文化底蘊是從明朝開始,這也就說明了為什麼明清兩朝的東西最多。
說一誇張的,你從洛都和長安的城門樓下走一趟,砸到腦袋上的磚頭很可能都是兩千年前的東西。
回去的路上他也想了想,這虹城的東西以後會越來越少,也就沒必要在親自下來了,他得去那古都老城才行。
所幸也就想著教趙破爛點知識,讓他能認識瓷器書法字畫就行,如果碰到了就給買他下。
最關鍵的就是殺價了,這其實也不用沈洛教,人家城南大名鼎鼎趙破爛,可是砍得一手好價格,畢竟每天跟老頭老太太,幾厘幾分的算計著。
趙破爛推著板車,看著一路抱著盤子擦了又擦,以為這沈洛有啥毛病,不解的問。
“沈小子,你整天玩這些東西有啥用,到了玻璃廠,兩個還不頂我一個玻璃值錢呢。”
其實趙破爛也很好奇這東西有什麼用,但只知道他以前有過不少這些東西,只不過玻璃廠不收,就全給扔了。
沈洛笑著,拿起黃地青花盤,用手在上面指指點點的說著。
“看看,知道這什麼嘛,當年皇帝老子用過的,說不定就是你老趙家祖宗,趙匡胤吃菜用過的盤子呢。”
趙破爛仔細的,看著沈洛擱哪胡說八道,笑著譏諷道:“就算是趙匡胤用的,在我眼裡也就是個吃菜盤子。”
沈洛不以為然的咧嘴笑罵:“你這老頭沒文話,對了,下次你要是遇到這些瓷器和書法字畫類的東西都給我買了。”
說著就取出了一千塊錢給了趙破爛,老頭也沒客氣,笑著把錢裝進兜裡。
倆人也比較熟悉,趙破爛也知道點兒沈的底細,也就沒跟他客氣,因為這小子,從他那買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