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警官說道:“我檢查過那些暗門,確實是可以插個卡片實現自由出入,可是我也聽我的助手和我報告過,在命案時間內,前面兩個地窖也沒有什麼可疑之人出入,這不還是密室嗎?只不過是大一點而言。” 林楊提醒:“果酒酒窖裡面的葡萄酒的存放方式是橡木桶,那玩意能不能藏個人呢?至於說案發時間,有沒有可能兇手提前先死者進入呢?” 此話讓沈警官頓時茅塞頓開:“你是說……” “其實總的來說,兇手的犯案手法十分之簡單,兇手提前藏到橡木桶中,開啟暗門,並用卡片卡住門插銷,躲過視野盲區後,用鈍器將其殺死,處理好屍體後然後再躲回橡木桶當中……” 林楊說:“工作人員為了預備開壇品酒節,會到這裡拿酒,並且將酒會先放到倉庫當中,等到無人注意的時候,他就可以出來了。只不過,在這個過程,發生了一個意外,那就是,兇手在出來的時候,不小心被人看到了。” 沈警官也聯絡起了倉庫的死者張宏文:“難不成,殺害衛雨澤的兇手,同時也是在倉庫殺害張宏文的兇手?” “不錯,因為根據黃若冰所說,張宏文之所以會過去倉庫,純屬只是因為猜拳輸了這個意外而已,而且死法是被刺死,身中數刀而亡而完全沒有之前殺人的精密,說明那個兇手被發現的時候有些慌了……” 林楊解釋道:“這才不惜哪怕冒著血會濺到自己身上,也要快速將張宏文殺死的原因,在這裡工作的人大多都互相認識,他害怕張宏文說出他的名字。” 沈警官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那兇手能藏在葡萄酒的橡木桶裡面,不就說明了兇手極有可能就是葡萄酒的那幾個釀酒師?按照你的推理,在這裡殺害衛雨澤以及在倉庫殺害是同一個人的話,那就得重新審訊那幾個釀酒師了。” 林楊搖了搖頭:“那幾個釀酒師,只要從作案時間上排查,很快就能將範圍確定到一個人身上……” 沈警官仔細回想了那幾個嫌疑犯的時間線,猛的想到了什麼:“是他(她)……” “辦案說到底還是要講證據的……”林楊說道:“比起確認最大嫌疑犯,還有更重要的事需要儘快確認……” “關於證據的嗎?”沈警官問。 林楊沉思了片刻:“在這裡殺死衛雨澤的兇器,根據我們之前的判斷,應該就是鈍器,可是這個鈍器到底是什麼?現在又在哪裡?到現在,好像都還沒有確認下來呢?” 沈警官這時才想起這茬:“是啊,已經在這裡找了個遍,實在是找不到……” 林楊接著說道:“還有另外一個事情值得注意的,那就是為什麼兇手在倉庫要打翻那麼多的葡萄酒橡木桶,目擊者說他們遇到兇手時,他身上沾滿酒氣,說明他是用酒洗的衣服上的血跡,可洗完之後又為什麼打翻呢?” 沈警官猜測道:“會不會是兇手為了洗掉衣服上的血跡,兇手是用利器捅死張宏文,難免會有一些血跡會濺到兇手的身上……” 對此,林楊沒有做出直接回答,而是拿出了昨天在倉庫使用過的毛巾,上面沾有被打翻的葡萄酒樣品。 林楊將毛巾遞了過去:“昨天你和書記走的太急了,我沒來得及把這個給你,毛巾上面沾的是倉庫被打翻的葡萄酒的些許樣品,化驗一下,應該會有點特殊的收穫……” 沈警官不解地接過毛巾:“化驗葡萄酒?會有特別的收穫?” 林楊指著那條毛巾:“先化驗,化驗出結果再說……” 沈警官便用證物袋將那條毛巾裝好。 林楊接著問:“此外,我還想知道,就是在這裡被殺害的死者,衛雨澤,他的社會背景是什麼?” 沈警官有些猶豫:“怎麼突然要問這個?” 林楊就事論事地表示:“當然是為了確認兇手的殺人動機,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他是政府負責秘密調查有關毒品走私的工作人員吧?” 沈警官聽後有些吃驚,詫異地看向林楊:“你是怎麼知道的?”喜歡狩獵者:以牙還牙()狩獵者:以牙還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