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6部分

不用想。在場的任何一個人都拉不開,只是這把巨弓有些古怪,弓臂各有一個耳,耳上有幾個洞眼。弓弦更是賅人,用十幾根粗牛筋絞在一起,正中還有一塊小鐵板,鐵板上也有幾個洞眼。

趙匡胤說道:“宋九,你來試一試。”

宋九開始用工具組裝,先將一個鐵架推出來。將巨弓擰在鐵架的前臂上。弓弦的後面鐵板也要擰,擰在鐵架的鐵板上,這塊鐵板後面還有一塊鐵板,兩個鐵板之間是十幾股彈簧。後面還有,前面鐵板上面左右各有一個活動套鉤,鉤上兩根繩子,繩子又在後面連在一起,鉤在後面絞盤上。但絞盤上的套鉤還有一些小布置,以及其他的一些佈置。包括各式螺絲。

宋九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才將它組裝好,然後扭頭對趙匡胤說道:“陛下,請下詔將前面小殿裡所有宮女與內侍清場,勿得在裡面。以免誤傷。”

趙匡胤揮了揮手,太監下去傳話。

宋九又說道:“請賜臣幾套鎧甲。”

趙匡胤圖省事,讓幾名侍衛將鎧甲脫下。宋九將它們擺放在二百五十步開外處,又從箱子裡抽出箭矢。也是在鋼監特別搶造出來的,全是巨箭。半人長,箭頭就象一根小黃瓜一般。

讓兩個侍衛抽出其中三根,放在弓弦上,宋九開始絞緊絞盤。粗繩子隨著絞盤絞動,漸漸將前面鐵板往後拉,鐵板用螺絲與弓臂連在一起的,隨著前面鐵板壓縮,巨弓的弓臂開始拉彎。弓臂與彈簧同時發出刺耳的咯吱吱響聲。

宋張緩緩搖動把柄,調整弓臂的角度。這也要計算的,並且隨著使用次數不同,製造質量不同,鋼鐵強度不同,角度皆不相同,這個想實行標準,在宋朝幾乎不大可能,只能讓兵士自己摸索。

漸漸這把弓拉滿,不用試了,看著這把巨弓,也知道它的射程將是一個驚人的資料。

宋九又調整了一下距離,用手開啟後面套鉤上的機括,繩索迅速彈回去,弓弦也立即彈回去,不僅是弓弦的彈力,還有彈簧的彈力,兩力合在一起,肉眼根本看不清楚,只聽得嗖地一聲,三支巨箭就象閃電一般飛射出去。離得遠,距離有些不大好調兒,只有一支箭射中了鎧甲,但不是射中,而是穿過。將鎧甲穿了一個大窟窿後,它仍然向外飛,直到五六十步後才掉落下來。另外兩支箭根本看不到了,趙匡胤匆匆忙忙地前去找它們。幾個侍衛抽出朴刀,攔在宋九前面,它太兇殘了,皇上在前面,得保護好,不能讓宋九再射。

一群大臣也跟著跑過去,兩支箭找到了,一支生生鑲在三百多步外的一棵大樹裡面,一支穿過了四百多步,鑲在四百多步外小殿的牆壁上,這麼遠的距離,它仍然深深地扎進牆壁中。

許多武將倒吸冷氣。

大家重新走回來,圍著它參觀。

宋九說道:“陛下,它還有許多缺點,最少三人以上操作,此其一。第二它相當笨重,包括弩架,重達四百多斤。第三它要求質量嚴格,有許多部位必須用好鋼,熟鐵都不行,沒有韌性與彈性。或是工匠偷工減料,或者貪墨剋扣,反而因為其笨重,拖累了軍隊。不過它也有一些優點,其大小可以調節,若是守城,還能製作更強勁的巨弩。若是野戰,也可以小型化。並且它是微臣初步試驗出來的產品,其技術還能做進一步的改良。”

“足夠了。”趙匡胤喃喃道。

他在想一件事,若是攻打壽春城時,南唐城頭上不是原來的巨弩,而是換成這種巨弩,就是有張瓊擋著也不行哪,那保證一穿倆。

甚至還想到更深遠的意義。

宋軍與契丹交戰,弓箭還是主要的武器,不過有時候未必管用。第一個弓箭射程短,說是百步,實際普通兵士能達到七八十步就算好的了。契丹騎兵又快,真正張弓搭箭,只是一箭之力。

就是這一箭之力,有的兵士因為緊張,弓未拉滿,產生不了殺傷力,又有兵士未瞞準,同樣產生不了殺傷力。真正能產生殺傷力,十不足一,甚至二十不足一。

這種巨弩更慢,不過它射程遠,若是兵士操作熟練,在三百步之內,能有兩箭之時間。而且性質也不同,這是一發三支巨箭。有了它,將不亞於唐朝的陌刀。

可惜趙匡胤也忽視了宋九的一句話,那就是官吏!(未完待續。。)

第一百五十八章 勁弩(下)

它出現有一定進步意義的,不能說它不如床子弩威力,若往大里造,其威力不亞於床子駑。同樣的笨重,但床子弩不能小型化,操作的人手更多,甚至需要五六十名兵士來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