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5部分

袼�誒擲耍���壓蹋�揖退閿洩�印��鞴�腫牛�婺芨��俁返悶鵠綽穡克擋歡ㄖ苯幽源�桶峒依玻�

嗯,倘若異地而處,我必要以不能護守襄平之罪,將對方一刀兩段,而主公為了擺脫丟棄先主基業的惡名,也肯定要推個替罪羊出去,正好一拍即合!不成,這太危險了,我得趕緊想轍!

可是這位陽公量廟堂籌算,尚可稱職,臨機應變,卻非所長,一時間也想不出什麼好主意來。韓耀趁機煽動:“吾本布衣,受陽公簡拔,乃得為遼東之吏,陽公之難,即耀之恥也。今有上中下三策,陽公可願聽耀否?”

陽儀誠心相問,韓耀便即緩緩說道:“下策,即勸說主公,言柳毅不可信也,樂浪不可往,可轉投高句麗去,雖可保陽公不為宵小所害,然道阻且長,高句麗王之心不可測,亦甚險也;中策,請主公暫駐番汗,不入樂浪,而召柳毅前來救護,陽公乃可設謀先取柳毅性命,再擁主公入郡……”

說完下中兩策,韓耀突然閉口不言。陽儀就奇怪啊,反覆詢問,韓耀假作躊躇:“此計雖安,卻有違忠誠之義,陽公不罪,耀乃敢言。”陽儀已經猜到了幾分,但還是說,我不責怪你,你趕緊講吧。

韓耀一咬牙關:“於陽公恩厚者,先主也,非時主也,何不即縛公孫康以降是使君,或不失封侯之賞!”咱們乾脆反了吧!

陽儀聽著這話,先是雙眉一挑,似要發作,但最後還是長嘆了一聲:“之昱既知先主於某恩厚,儀又何忍背其骨肉,絕其宗嗣?吾固知之昱愛我也,然此言休再提起,儀寧死而不為此不義之事!”說著話垂首想了半天:“下策懸危,吾取中策。”

在一般的歷史記載中,只要這所謂“上中下三策”提出來,雄才肯定會取上策,弱智會取下策,庸才則取中策——因為中策最四平八穩,瞧著收益雖然不大,但風險也比較小。那麼雄才會不會取錯策略呢?就理論上而言,那也是免不了的,於是史書就會把三策重新調整順序,以證明凡成功者必取上策也。

陽儀要取中策,韓耀這個後悔啊,心說早知道我就光說兩策給你了。他當然希望在自己的煽動下,陽儀當場背反公孫康,發動政變,然後我們哥兒倆綁著公孫兄弟去投是使君,則自身的功勞必不算小。不過他也很清楚,陽儀採取此策的可能性不大,那麼最好你換一條道路,北投高句麗去——這幾年遼東方面跟高句麗作戰是屢屢獲勝,所以在韓耀看起來,高句麗算個屁呀,公孫兄弟投入那蠻荒之地,不過苟延殘喘而已,必不為禍。而且說不定,高句麗王就跟當日公孫度斬殺二袁那般,會宰了公孫兄弟,把首級獻給是使君呢,則遼東就此順利平定。

至於南下投奔柳毅,那就不同了,柳毅為公孫故吏,他可能架空公孫康,但還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害死公孫兄弟,倘若派兵堵住浿水,幽州方面若想深入進攻,難度頗大。

所以陽儀要麼就此背反公孫氏,要麼慫恿公孫康改投高句麗,都正中韓耀的下懷。誰想到陽儀偏偏取了中策,要去番汗賺柳毅來就死——韓耀心說柳毅就那麼好糊弄?你那麼容易弄得死他?你只是走一步算一步,打算把繁難之事拋到日後再去考慮而已吧?

不成,韓耀心說我可不能跟你們去番汗,那樣既難完成是使君交付的使命,還很可能因為黨同陽儀而為柳毅所害——老子還是趕緊閃人算了!(未完待續。。)

第二十七章、盡屠公孫

一行人夤夜離開襄平,出城不遠,陽儀便匆匆來見公孫康,說萬一是勳看穿了咱們的打算,預先遣軍埋伏在南下大道之上,則吾等危矣——必須先遣人到前面去探探路啊。

公孫康說公量所言有理,那麼你看派誰前往才好呢?陽儀一拱手:“韓之昱智謀多端,為人警醒,乃可先發。”

公孫康沉吟少頃,點一點:“如此,吾遣十騎隨之昱往探可也。”

其實陽儀這主意就是韓耀提出來的,其目的不言而喻,為了抽空跑路——若能及時投入是勳軍中,通報公孫康南逃的訊息,必為大功一件也。於是時候不大,韓耀便在十名公孫氏心腹騎兵的護衛下,脫離大隊,快馬奔向東方,先去探查前途道路是否通暢。

按照韓耀的想法,咱們一路跑到天亮,必然要找個地方歇一歇馬力,然後我把騎兵全都撒開去四處偵察,自己便可趁機遁走。可是他沒有想到,天色將明未明之時,十一騎還在疾奔,眼瞧著接近了南通番汗的大路,突然前方馬蹄聲響,密林中瞬間衝出數十騎來,氈帽皮裘,全都是烏丸兵。

這不用問啊,定然是勳已經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