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9部分

很大的,使已變軟的米粒膨脹。但此時米粒內外的壓強是平衡的,所以米粒不會在鍋內爆開。

當鍋內壓強升到4-5個大氣壓時,突然開啟爆花鍋的頂蓋,鍋內的氣體迅速膨脹,壓強很快減小,使得米粒內外壓強差變大,導致米粒內高壓水蒸氣也急劇膨脹,瞬時爆開米粒,即成了爆米花。

二嬸點點頭,這工作對她來說,真的不算難,比起包粽子等等,就要簡單很多。

她跟大家介紹自己的方法,將大米等原料平鋪在底部,全部材料入鍋後,開小火,不時的晃一晃,可以用筷子攪拌一下,至第一個爆開,可以往爆米花中放入糖,喜歡可以多放。一定要注意,不可早放,油糖加熱會焦的很快。

然後就完全蓋好鍋蓋,不然全都飛出鍋外面了!然後可以聽到不斷有迅速爆開的聲音,當聲音速度放慢了就可以離火了。

冷幾秒鐘,不然裡面還會不時有飛濺出來的爆米花,也可以讓餘熱再把未爆的爆開,然後就可以開鍋了。

“後面要注意,當聲音放慢就要離火,千萬不要不捨得下面沒有爆開的,不要在火上停留太長時間,這樣就會全糊的。”二嬸提醒道。

“聽起來是不難,但真正把握火候,我們可能就不行。”周福榮等人說道。

“那當然,我以前都做不到這程度,別說你們沒有捉過剷刀的。”楚家強頓時說道。

“要吃趕緊吃了,別留著,這東西最不耐留了。”楚家強接著說道。

由於爆米花易受潮,受潮後就會丟失了其酥脆可口的新鮮口感,所以爆米花不易儲存太久,要趁新鮮吃。如要儲存,須放在通風乾燥處,防止受潮。

“這東西呀!以後還是少在街邊吃,真的不安全,不衛生。”萬老提醒道。

街邊的東西也不能說全都不好,但這種小吃,絕對不怎麼好,可能大家吃起來不怎麼覺得,但有時候,等你覺得的時候,就已經遲了。

街頭轉爐式爆鍋比較落後,鍋中含有鉛,在高壓加熱時,爆鍋內的鉛有一定量會熔化,一部分鉛就會變成蒸汽和鉛煙,汙染了原料。特別是在最後“爆”的一瞬間,鉛更容易吸附疏鬆的米花上。

而鉛被人體吸收後,會危害神經、造血和消化等系統。極易發生慢性鉛中毒,並能導致兒童食慾下降、腹瀉、煩躁、牙齦發紫、抵抗力下降,生長發育緩慢。此外,一些爆米花還加了不少糖精,對身體也沒有益處。

“外面的食品,真不讓人放心呀!現在的爆米花在加工時,為了讓爆米花的味道更誘人,加入了不少的人造奶油,個別口味的爆米花還會加入一些香精;為了讓爆米花更漂亮,還要往裡面加些色素,給他穿上了美麗的外衣。”文教授也苦笑道。

他以前的小孫子,也是這樣,不喜歡吃飯,就喜歡吃這些垃圾食品,味道可能是很誘人,但沒有營養不說,還有安全隱患。有一次,就是吃了這些香精、色素多的東西,搞得進醫院了差不多一個月。

“我在四。川吃過一種,人家把包谷花叫成包穀泡。口感特好,即香又酥且脆,還帶一點甜味,化渣而無殘留,即便牙齒不好的人,吃起來也有滋有味。吃這種爆米花,一顆接一顆的,吃個沒完,捨不得丟手,所以這爆米花冠以‘不丟手’三字,也就得名不丟手爆米花。”周福榮去過不少地方,也吃過不少小吃。

“現在的食品還真豐富呀!真不知道誰弄出來的,很有創意呀!”徐碧美挺喜歡這種食物。

葉琦君的爺爺葉老搖搖頭,糾正道:“這種食物,是近些年才起名爆米花的沒有錯,但並不是這些年才有的。以前就叫包谷花,包谷花起源於何朝何代,歷史有多長,至今也無人能說清。總之這種小吃流傳久遠,早已深入人心,而它起源於農村,卻是無可置疑的。”

他跟這些年輕人解說,在包谷花出現之前,鄉民們上山開荒種地,帶的乾糧是米花。所謂米花,就是把大米放在油沙中不停的炒,使一顆顆米粒鼓起而鬆軟,成為熟食。

鄉民上山開荒,有時要外出數天,於是把米花用布袋裝好,帶上山去,餓了,就著山泉吃米花,便可充飢。

後來,鄉民用油沙炒成的包谷花,覺得比米花還好,一是香,二是經餓,於是,包谷花取代米花,在廣大農村流行開來。

“逢年過節,婚喪嫁娶,閒暇無事,包谷花都是待客或自食的最佳小吃。冬閒時分,一家人或三朋四友,圍著烤柴火或炭火時,常常幾粒幾粒的把包穀放入柴灰炭灰中,要不了多久,這裡嘣一聲,那裡嘣一聲,包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