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00部分

雲峰不假思索道:“走淮北,先往淮南收編祖約殘部,再順手攻下歷陽,把蘇峻解決掉,而下邳廣陵一帶的兵力以慕容部為主,待平了劉琨,由三郎君把他們領回遼東,也省了費力攻打。”

庾文君又問道:“就是淮南的那些流民?他們怎麼可能降您?您當年可是授意逸少殺了不少流民帥呢,雖說您一力掩蓋,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有心人總能挖出真相的,依文君看啊,在您大軍抵達之前,他們肯定跑過江了!”(未完待續。。)

第四二七章 出言挑恤

雲峰極為自信的搖了搖頭:“除非肋生雙翼,否則沒人能過江,我秦國水軍可不是吃素的。”

這幅自大模樣,不出意外的引來了庾文君的一連串白眼,雲峰也不理會,看向荀灌娘道:“聽說祖將軍的骸骨被祖約迎回了壽春安葬,取下淮南之後,剛好可以驗查祖將軍的真正死因!”

“嗯!”荀灌娘重重點了點頭,雖然可以肯定祖逖之死必是由劉琨指使,但親眼見到真相,總能踏實些。

雲峰又接著問道:“老師,將來陶侃如何處置?您是要取他性命還是留他一條生路?”

“這。。。。”荀灌娘略一遲疑,便道:“陶侃非但沒什麼惡行,還為孝元皇帝平定江東立下了大功,在荊襄一帶算是有幾分人望,取他性命總是不妥。

無論怎麼說,與為師總是同門師兄妹一場,他只是由於甘師兄之死才會與咱們惡語相向,說起來,甘師兄的也挺冤的,大勝之後被你以奇兵偷襲,算了,能放手就放手吧,如果你不用他,放歸民間任其自生自滅也行。”

“那得看他識不識相了,弟子先修書一封與他!”說著,雲峰迴到幾前,又寫了封信,喚來親衛急送往江陵。

親衛把信取走之後,秦軍立刻做起了緊鑼密鼓的準備,一方面向北進軍幽州,另一方面南渡黃河攻打淮南,雖然黃河正處於凌汛期,但云峰還是特意傳令給浚儀,命當地儘量收集船隻。

河北大地一片忙碌。而大江以北的蘇峻。也同樣需要過江。他在劉琨發出詔令的次日,便連忙傳信給馮鐵衛策,讓他們領軍來歷陽,同時有又些不放心,因為衛馮二人並不能節制淮南全軍,所以自已也領歷陽軍向壽春方向開進。

對於秦軍能快速滅亡趙國,蘇峻感到了恐懼,相對而言。歷陽孤懸於江北的數萬人馬,與趙國根本不處於一個重量級,是以接到劉琨的傳令,他半點都不敢殆慢,只想著能儘快過江,而過了江又能如何,蘇峻已經沒法考慮那麼多了,他不清楚落到雲峰手中會是個怎樣的結果,如今的他,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歷陽到壽春。六百里的路程,僅用了六天時間。蘇峻已領著三萬精兵趕到了壽春城下,而壽春城諸將,仍在爭執不休呢,淮南軍自從祖逖去世之後,已瀕臨分裂的邊緣,當祖約再被押送建康縊殺,淮南軍實則陷入了分裂當中。

衛策、馮鐵只是淮南軍中的兩個勢力較大的流民帥,轄眾也不過兩萬餘人,他們想盡快過江,而其他的流民帥卻想留在當地,仍奢望著能在秦楚間的夾縫中討些便宜,至於豫州刺史祖渙,手上沒有一分一毫的力量,說出的話完全不管用。

就這樣,在無休止的爭吵中,六天時間一晃而過,而淮南軍,依然龜縮在壽春及其附近的戰略要地。

蘇峻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誤會,把大軍留在城外,僅帶了百名護衛入城,目前的壽春,氣氛略有些緊張,畢竟這滿城的大老粗,吵著吵著火頭就上來了,沒能生出內鬨,已經是儘量剋制的結果了。

透過祖渙,蘇峻把大小流民帥全召來了州府大殿,這些人,多的領軍上萬,少的領軍數千,雖然階次職級不同,但其實互不統屬,而且小流民帥聯結自保,以對抗大流民帥的吞併,僅僅五萬人的軍隊,勢力構成異常複雜!

如果非要打個比方,淮南軍類似於元末的紅巾軍,郭子興雖是名義上的同主,但手下有孫德涯、彭大、趙均田等諸多勢力,有利則合,無利則分,明末的流寇也是類似的情況,李自成是最大的一支,另外還有曹操、羅汝才等大小勢力,實際上也是一個鬆散的軍事同盟。

看著殿中各將互相警惕戒備的面容,蘇峻不由得一陣頭疼,他望向了衛策與馮鐵,這二人均是一臉的無奈,當初輯捕祖約雖是迅雷不及掩耳,卻對眼前的亂局毫無辦法。

而高踞上首的祖渙,這些日子,似乎也明白了自已的傀儡地位,總之,擺出了一幅事不關已,高高掛起的模樣。

莫名其妙的,蘇峻心裡對祖逖生出了無比的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