勳除黎元洪,至於溥儀復位不過是一場小插曲,他完全相信要打敗張勳簡直不費吹灰之力。段祺瑞的最終目的是幻想逐步追隨袁世凱後塵,不但企圖獨掌政權,還要日後雄霸中國。因此,既推翻覆闢,又再建共和,實在是等如天賜的最好藉口。段本來是總理,是黎免他職位;共和既然恢復,再任總理,也不為過。說到國會,是黎下令解散的;至於總統,黎是自己辭職的。共和再始,段祺瑞以副總統馮國璋接任總統,應順理成章,屬按章辦事。唯一分歧是國會怎復會?
7月,孫中山在上海決定率員南下另組政府,本是要對抗張勳和帝制,因為那時候溥儀已登位。共和被取消,清帝再出現,孫是號召國人起來把張勳的復辟推翻。段祺瑞反而掌握時機先做到這點。孫中山那時在軍艦上策劃新政府。所以,孫抵達廣州時,北京已全改變。唯是西南不變。中國整體大局,重現南北對峙;即是,北洋軍的皖、直、奉系控制北方;西南滇、桂兩系又再自行宣告獨立。不過,孫的武裝力量有限,僅賴軍閥假意擁護。廣州軍政府的成立,一方面是部份「非屬」北洋軍集團的軍人慾借孫的聲譽聯合與段爭衡,另方面是「原屬」國民黨的議員在北京被排擠後才南下投靠響應孫的護法。因此,從8月18日起至9月1日為止,因抵步議員只一百五十人,不足臨時國會開會的法定,僅能以連串「國會非常會議」的名義,討論、起草、透過「*軍政府組織大綱」,並依據這份大綱選舉孫中山為軍政府大元帥,又選舉唐繼堯、陸榮廷為副帥,負責行使軍政府的職權。9月10日,軍政府告成立,孫就職時表示:「今日變化,非帝政與民政之爭」;同時,又謂:「非新舊潮流之爭,非南北意見之爭」,「實真共和與假共和之爭」。同日,隨即選出各部總長:張洪伊掌內務、伍廷芳掌外交、張開儒掌陸軍、程璧光掌海軍、胡漢民掌交通、唐紹儀掌財政。至於軍隊方面,由孫以大元帥名義任命李烈鈞為參謀總長、方聲濤長衛戍、李福林長親軍、章太炎長秘書、許祟智長參軍、李耀漢長籌餉、廖仲愷長財政。但獲選副帥的唐、陸均缺席。皆因滇系頭子唐繼堯、桂系頭子陸榮廷那時另外各有如意算盤。
9月29日北京政府以「背叛民國」罪下令通緝孫中山等人;與此同時,廣州軍政府亦下令通緝段祺瑞及梁啟超等,以示對抗;並且對外公佈正式向德、奧宣戰。
孫擬以武取勝,組軍進行北伐;目標是希望打垮段,冀期達到南北統一。但滇系和桂系所想實與孫不同。
首先西南軍閥假意附和孫的護法運動,只藉此當作為與北方軍閥談判的籌碼。其時,唐(繼堯)、陸(榮廷)二人旨在聯馮(國璋)抗段(祺瑞)。因為,段自從復任總理後,也欲武力統一南北。而北洋集團中,段掌內閣,馮升總統;皖系(段)與直系(馮)亦正展開權力之爭。但是北京是段勢力;馮因赴京就任,離開南京地盤,諸般不利,反而受制。段是計劃用馮在南京的軍隊出擊西南。既可以對抗孫北伐,又可以消耗馮實力。但馮與西南軍閥常聯絡,同時,對南北統一,主「和」不主「戰」。
無奈在段的催迫下,馮命曹錕進軍湖南。因為這是南上北下必經之地。直系曹錕的部將吳佩孚出兵之後連打勝仗,乘勢而下,西南震動。唐、陸不得不發兵去抵擋。此時段祺瑞搶先機,遣皖系人出任湘督。吳佩孚不服並退軍停戰。馮國璋隨即與西南軍閥再討論南北議和統一。
在這期間,孫中山的大部時間和精力都耗在籌募軍餉和政府職員口糧上。據稱,除了身邊的幾個人,孫這位大元帥命令,百步之外就不靈了。主要因為,無論大小軍閥都無意真正支援孫護法。他們清楚,孫一旦成功了,那還容許武人擁兵割據,真共和真*那有土豪?所以,護法運動,雷大雨少,分、合、和、戰,各為地盤白耗。
1918年5月4日在廣州的政學派議員與桂系軍閥聯合召開非常國會,透過「修正軍政府組織法案」,改大元帥製為七個政務總裁。孫與唐繼堯、陸榮廷、岑春煊、伍廷芳、林葆懌、唐紹儀等入選;孫被排斥,憤然辭職。
其實這場運動由開始至收場,孫的所謂領導始終有名無實。一是組織上有名無實;二是行動上有名無實。
先講國會。孫提出的所謂「護法」,主要是責段祺瑞沒有照當年南京政府所透過的「臨時約法」恢復國會。在孫看來,這個「法」,就是「憲」。孫心目中的合法性國會,是袁世凱改制前的國會,是宋教仁曾大勝的國會。那時議員之中,國民黨佔多數。然而,張勳復辟被瓦解後。不滿段的再造共和,部份議員響應孫的號召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