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忠臣良將,我大哥楊延平,二哥楊延定,三哥楊延光,四哥楊延輝,五哥楊延德,六哥楊延昭,七哥楊延嗣,八哥楊延順,我是楊九郎,楊興。”
寇準一聽差點樂了,心想,這不都是楊家將嗎?老太君有七郎八虎八個兒子是人所共知的,怎麼在這兒又冒出個老九來?寇準說:“那你是佘太君所生,楊繼業之子了?”
“不對,我是我媽所生,楊永和之子。”
寇準一聽這全亂了,哪跟哪啊?“那你怎麼叫楊九郎呢?”
“是這麼回事,我爹叫楊永和,是楊繼業手下的傳令官。有一回和遼軍打仗,我爹中了一毒箭,就死了。死前把那箭桿拔出來,讓楊繼業交給我娘,告訴我,別忘了報仇,我爹一死,我們孃兒倆就沒有依靠了,眼看著就要捱餓了,正趕上楊繼業帶兵路過我們陳家谷,他給我們孃兒倆留下不少錢,讓我們過日子。打那以後,經常派人給我們孤兒寡母送錢。我娘在我小的時候經常對我說:‘快長,快長,長大了好報答恩公的恩情。’我十來歲的時候,就愛練武術,不會練瞎練,後來有個少林寺的和尚,到我們那兒去化緣,他會練武,我就跟他學藝了,開始他不收我,我硬跟著他,最後還是留下了。學藝四年,現在要回家看看母親,打算到邊關當兵,給我爹報一箭之仇,報答楊繼業對我們的恩情。可這一路上我聽說了,老楊家在金沙灘一戰,哥幾個死的死,沒的沒,又聽說楊繼業也在哪兒碰死了。我一聽這老楊家的人不越來越少嗎!乾脆我給他們當兒子吧!就這麼我自個給自個續上楊九郎了,他們願意不願意我不管,反正我願意了。”
寇準一聽,哦,原來是這麼回事啊!從這個楊九郎所說的事情,第一看出楊繼業是一個疼愛下級受人擁戴的將領;第二可以看出楊家將抗擊遼軍,忠勇善戰,在邊關一帶的百姓心中,很受尊敬。就連這樣一個憨傻之人,都如此敬仰他們父子,真是難得的忠臣良將啊!
這時候,躺在床下的潘松也挺明白了,心想,這小子願意給老楊家當兒子,衝這手兒,我也得殺了你。
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