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9部分

牆而入,攪鬧禪林,與禮不當,還是叫門吧!”

“不行,那小子把門插上啦,不能給開!”

“這裡邊沒有和尚嗎?”

這時候,店裡掌櫃的在一旁答話了,原來他領著幾個夥計也來了:“大人,廟裡有和尚,我們知道,據說這個和尚還曾經當過邊關的什麼官哪!誰也不知道他為什麼出家!”

寇準一聽,忙說:“這個和尚一定要見一見。快去叫門!”

張超叫劉蓋在寺院的前後左右四周看住,刺客要往外跑,馬上喊,一定要捉住他。安排好之後,張超這才走到門前用手敲門:“師父,開門來,師父,開門哪!”楊興在一旁說:“躲開,我拿鏟給他鏟開!”“別,別,再等一會兒!”敲了好半天,才聽到裡邊有腳步聲音,接著就聽著有人問道:“外邊何人叫門?”“師父,我們是到此捉拿刺客的,請快開門。”

就聽門閂一響,兩扇大門敞開。借火把光亮,只見門裡站著一個和尚。年紀約在六十開外,這人是代發修行,一頭白髮似霜雪銀絲,被一道月牙金箍束住,長方臉,二目炯炯有神。眉毛很長,眉梢上挑,顯得帶有一種英武氣概。胸前飄灑銀髯。穿大領僧衣,腰繫絲絛,足蹬水襪僧鞋。站在門裡和南:“阿彌陀佛,善哉!眾位施主,因何深夜到此?”

店裡掌櫃的顯能耐,走到跟前:“師父!我是三交鎮德豐客店的掌櫃的,京城裡來了位老爺住在我店裡,碰到刺客啦!這刺客可給攆到你的廟裡來了,您得幫著把這刺客抓住,不然的話,您可摘捋不清!”

和尚說:“貧僧只知吃齋行善,誦經唸佛,不知什麼刺客不刺客。既然你等看見他逃進我的寺院,諸位儘管搜查,查著與否,與貧僧無關。”

此時寇準下馬走到前面:“請問師父貴上下?”

“見空和尚。”

“噢!見空,見空,所見皆空,這是看破紅塵的意思。師父俗家何處?”

“雁門關外。”

“今天攪擾禪林,望勿見怪。”

和尚說:“哪裡,哪裡!盡請搜查!”眾人往院裡一走,楊興扛著大鐵鏟跟在寇準身後:“我說翻過來寇老頭兒,我不離開你,你也別離開我啊!要不然,那小子說不定從什麼地方出來給你一刀,那腦袋砍下來可就長不上啦!”

大夥一進院子,高舉火把往四周檢視,不見刺客的蹤跡。

和尚住的禪房檢視了,沒有。

東西偏殿檢視了,也沒有。

大夥直奔大殿,楊興說:“別屋都沒有,準在這屋了!”這話說的大夥直犯嘀咕……眾人走進大殿一瞧,這屋裡燈光搖搖,香菸繚繞。藉著供桌上的兩盞油燈,可看見後面泥金彩塑的高大佛像。眾人把火把一舉,屋子裡顯得亮多了,但是不見刺客。

楊興把大鐵鏟端著往供桌底下直劃拉:“這地下有沒有?”往佛笑後面直捅咕:“藏這兒沒有?”然後又往供桌後頭杵了一下子……

就在眾人亂找的時候,寇準忽然發現那供桌上面的香爐後頭,供著半截殘弓。寇準心想這禪堂淨地怎麼供者殘斷的兵器?這就好像綢緞莊裡賣切菜刀一樣,不對路呀!寇準走到供桌前面探身仔細往那半截弓上一看,不覺一愣。原來這半截殘弓上殘存這兩個字:繼業。寇準心想,繼業是哪個繼業,楊六郎的父親叫楊繼業,是他的弓嗎?這裡邊定有個原由。寇準急忙轉身沖和尚問道:“師父,這半張殘弓是什麼人的?為什麼和佛祖並列在大殿之上?”

和尚說:“施主不知,這殘弓乃是我大宋國朝抗遼名將楊繼業所用,此人為國捐軀,英靈可敬,故此我收得半截殘弓在此,早晚焚香,以慰忠魂。”

寇準心想,大堂上潘仁美說楊繼業被北國活擒了,這裡他說楊繼業死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寇準說:“師父,楊繼業不是被遼邦活禽了嗎?”“誰說的?”老和尚說這句話的時候,面沉似水,目光逼人,鬍子直哆嗦,看樣子心情相當激動。

寇準說:“這是邊關之帥潘仁美說的。”

和尚氣惱地大喊一聲:“胡說八道!”這一嗓子把楊興嚇一哆嗦:“哎呀!這老頭兒脾氣不小啊!”

寇準說:“師父,那你怎麼知道楊繼業死了呢?”

“我當然知道……這些說與你聽也無用,你們還是找刺客吧!”

寇準說:“刺客跑不了,我這次下邊關來,主要是要查訪潘、楊兩家的是非曲直。”

和尚說:“你是什麼人?”

張超在旁邊說:“這是我朝新任御史寇大人。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