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了正常的運轉。這時候,朝廷中主和派代表韓安國又復出,但這一次他的態度已經向主戰轉變。漢武帝還把張湯升為太中大夫,使得主戰派又增添了生機勃勃的活力。漢武帝起用了衛青、霍去病等一批新的將領,籌集了大量的軍餉,大規模的反擊戰爭已經準備就緒。漢朝同匈奴的邊境如同一個巨大的火藥桶,時時刻刻都充滿著大爆炸的危險。
北擊匈奴衝突再起(1)
戰爭終於爆發了。
這是一場大規模的正面衝突,一方是抗擊匈奴的漢朝軍隊;另一方則是侵略成性的匈奴武裝。
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冬天,匈奴統治者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入侵中原戰爭。匈奴兵一路燒殺搶掠,長驅直入。匈奴騎兵的先頭部隊都攻到了上谷(今山西省北部地區)地區。
邊關報急的警報雪片般地向長安城中飛過來。中原北部烽火連天,狼煙四起。漢武帝此時已經二十八歲,考慮事情也比較成熟了。他一直為沒有機會北伐而懊喪。這次接到邊關的警報,馬上做出了強硬的反應。他召集高階將領開會,下令立即予以反擊。如果說馬邑之圍是漢武帝第一次對匈奴用兵,那麼這次反擊則是五年之後,漢武帝發起的第二次對匈奴軍隊的用兵。
漢武帝在派兵前作了周密的部署。他用人不疑,派出的四名將領中,李廣是個老資格的將軍,而衛青則是個初出茅廬的小字輩。漢武帝把四萬漢軍分成四路,每路大約一萬人馬左右。漢武帝派衛青從上谷出發,封為車騎將軍,正面攻擊匈奴。公孫賀被封為輕車將軍,帶領一路人馬從雲中(今山西西北長城南、河套東北)出發;公孫敖為驃騎將軍,帶領一路人馬從代郡出發;李廣被封為驍騎將軍,帶領一路人馬從雁門出發,後三路人馬作為衛青的策應。
漢武帝怕這次用兵吃虧,所以只允許這四路人馬在關市(漢朝和匈奴交易的場所)附近尋找機會殲敵立功。漢武帝採取這種兵分四路的辦法,戰略是分進突襲,力求在不深入敵境的情況下,在邊境附近給予入侵者以有力的打擊。分進突襲,目的是想使匈奴人左右難顧,而且又提高了部隊的推進速度。但軍臣單于採用了各個擊破的力法,從而打破了漢武帝的美夢。
軍臣單于探聽到漢武帝派出了四個將軍分兵四路北上,就根據漢軍的推進線路重新佈置了人馬。匈奴人最怕的是李廣。四個漢軍將領中,李廣是資格最老,本領最大而能征善戰的將軍。
李廣是隴西成紀人。他的前輩是秦朝的名將李信。李廣家裡都是行伍出身,射箭的技藝一代代地傳了下來,而李廣卻是其中箭術最高超的。
漢文帝在位時,李廣曾隨軍北擊匈奴。因為箭法高超,射殺匈奴騎兵數十人,被封為郎官並侍從在文帝左右。他又時常隨漢文帝一同外出打獵,多次格殺猛獸。漢文帝曾對他說:“可惜你生不逢時,要是你生活在高皇帝打江山的時候,封你做個萬戶侯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可以光宗耀祖了。”
在漢景帝朝中,李廣跟隨太尉周亞夫平定七國之亂,立有戰功,但因為梁王私下裡給了李廣將軍印,所以漢景帝就沒有重賞他。漢景帝認為李廣是員勇將,就派他到上谷地區當太守。他仗著一身武藝,多次與匈奴人交戰。漢景帝怕他太魯莽,白白地喪命,就調他到上郡做太守。後來他又當過雁門太守、代郡太守和雲中太守。李廣一直在北方邊郡擔任太守,驍勇善戰,在匈奴那邊也出了名。
這時漢武帝吩咐李廣帶領一萬兵馬從雁門出發北逐匈奴。軍臣單于就相應地做了安排。他知道四個將軍中最難對付的就是李廣了。他就把大部分兵力集中到雁門這一帶的阻擊上。並在雁門北部用重兵設定了一個大伏擊圈,準備用來活捉李廣,好收降他。
李廣從雁門北上,每戰必勝,一時殺得性起,領著手下人向北急速推進。他哪裡知道這是軍臣單于的詐敗之計,目的是引誘他進入包圍圈。李廣只顧向前猛衝,不想在雁門北遭到了匈奴的伏擊。李廣脫圍不成,又被匈奴兵射傷。團團圍上來的匈奴兵生擒活捉了失去抵抗能力的李廣。
匈奴兵見捉了李廣,很是高興,他們看見李廣受了傷,就用繩子結成一個網,吊在兩匹馬中間,讓李廣躺在上面,他們準備去向軍臣單于獻功、請賞。
這些匈奴兵打了勝仗,心中高興,一路談笑風生。李廣在吊網上紋絲不動,假裝昏死過去。匈奴兵走著走著,警惕性也就很快地全放鬆了。
李廣在吊網上估算著這些人已經走了有幾十裡地,就偷偷地睜開眼,看見刺眼的陽光勾勒出一匹駿馬的頭影,李廣知道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