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60部分

“說得好!老爹大有見識也!”呂不韋拍案讚歎轉而笑了,“莫胡這一抱怨,倒是要叮囑幾句:要告誡莊中上下人等,日後莫得私下議論國政,更不得抱怨國君,有話只對我說可也。記住,這是秦國,不是山東六國。”莫胡紅著臉肅然一躬道:“先生叮囑,銘刻在心!”西門老總事也連連點頭:“該當該當,明日老朽便給執事僕役們立下這條規矩。”

次日,呂不韋新莊便開始了加冠禮的禮前忙碌。

遠古之時,華夏各部族便有各種形式的“成丁禮”。就實說,便是在男子女子長到一定年齡且已具備了正常身體、學會了基本生存技能時,氏族以特定的禮儀承認這個男子或女子稱為氏族正式成員,是謂“成人”。進入禮制發達的西周,成丁禮便化為天下第一大禮——士冠禮。其時所謂士,便是享有國人資格的所有男女。士冠禮,便是給長大成人的男女加冠,從而認定其成人身份的禮儀。因其涉及天下每以生靈,故被視為天下第一禮。春秋以至戰國,禮儀大大簡化,各國亦多有不同,然士冠禮卻大大體沿襲了古老的傳統,只是因被加冠人身份不同而繁簡程度有差異罷了。嬴異人是王族子孫,更是已經確定的太子嫡子,雖已年過三十,然因少年為質而未行大禮(秦人二十一歲加冠),這補辦計程車冠禮便成了秦國王室正式承認其身份的第一道禮儀,自然是分外鄭重。

實質而言,士冠禮不是家禮,而是公禮。公者,鄉社村裡也,氏族邦國也。也就是說,士冠禮是群體承認個體的禮儀,而不是家長承認子女的禮儀。惟其如此,士冠禮不由家長動議,也不由家長主持,家長與加冠者一樣都是士冠禮中的當事人;以加冠者身份不同,士冠禮分別由有德行的鄉老、族長以至國君或特定大臣動議主持。

士冠禮是莊重的成人禮儀,其操持過程也是分外講究的。士冠禮分為兩大禮程,第一程是預禮,第二程是正禮。預禮即正式加冠前以禮儀規定的程式做好準備事務,大要環節為:

筮日:以占卜確定冠禮日期。

筮賓:在參禮賓客中占卜確定一人為正賓。

約期:商定冠禮開始的具體時辰。

戒賓:邀請正賓與所有贊冠賓客。

設洗:加冠者禮前沐浴與當日特定梳洗。

第二程是正禮,即加冠之日的禮儀程式,完整的次序是十項:

陳服器:清晨開始陳設禮器、祭物與相應服飾。

迎贊者入廟:加冠者家長迎賓客進入家廟。

三加冠:始加布冠,意為冠者具備衣食之能;二加皮冠,皮冠亦稱武冠,意為冠者具備基本武技;三加爵冠,爵冠亦稱文冠,意為冠者基本具備知書達禮之能;三冠連加的禮意在於激勵冠者由卑而尊不斷進取,是謂“三加彌尊,諭其志也!”

賓醴冠者:正賓為加冠者賜酒祝賀。

冠者見母:加冠者正式拜見禮儀確定的母親,未必是生母。

賓賜表字:正賓為加冠者賜以本名之外供尋常稱呼的稱謂,這個稱謂叫做“表字”,以與父母所取名字區別。加冠之後“表字”代“名”,只有父母國君可呼其本名,禮意在於崇敬父母為冠者所取之名。是謂“冠而字之,敬其名也!”這一程式到春秋時已經少見,戰國以至秦、西漢,世事風雷激盪,這種一人兩稱的繁瑣程式已經大體消失或以變通形式取代,人多以本名現世。諸如蘇秦因是洛陽人而承襲周禮,加冠時取表字“季子”者,已經很是罕見。東漢伊始,士紳貴胄復的尊儒禮之風漸盛,本名外取字的古禮重新恢復,一時蔚為風習。這是後話。

見家人:加冠者以成人身份正式禮見所有長幼家人。

見尊長:加冠者以成人身份正式拜見鄉老族長大夫或國君。

醴賓:主家宴請參禮賓客。

送賓歸俎:送走賓客後,從陳設祭物的禮器(俎)中取出三牲乾肉,按賓客人數分割成若干份,這便是“俎肉”,而後派家人將俎肉送到所有賓客家中,其禮意在於使所有的賓客都與加冠者同享上天賜予的恩德。至此士冠禮完成。

兩大禮程之外,尚有一個極為重要的部分要在預禮階段熟悉,那便是各個環節的法定禮辭與動作程式。所有參與冠禮者,都必須事先熟悉這些禮辭,熟悉所有與己相關的動作程式,以在輪到自己參禮時言行準確如儀。譬如最要緊的“三加”之禮:第一次加緇布冠,授冠者須得右手持冠後,左手執冠前,雙手捧冠高誦:“令月吉日,始加元服 !棄爾幼志,順爾成德!壽考惟祺,介爾景福!”第二次加皮冠,要等受冠者卸去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