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是在履行政治協商會議的各項決議,組織立憲政府,實行經濟復興。共產黨於此準備出力擁護。對於政治的及經濟的民主活動,將無保留,出而參加。
三月六日,即《軍隊整編及統編中共部隊為國軍之基本方案》簽字後的第十天,毛澤東為中共中央起草了關於“精兵簡政”的黨內指示,對山東、華中和晉冀魯豫三個軍隊員額最多、民眾負擔最重的地區,提出了分兩期裁減兵員的計劃,要這三個地區第一期精減三分之一的兵員,三個月內外完成,第二期再精簡三分之一;對於晉綏、晉察冀兩個戰略區的兵員裁減問題,也作了進一步的佈置。
但從二月份開始,國內政局卻向著同中國共產黨和全國人民的願望相反的方向發展,國民黨當局指使暴徒製造了一系列反對政協決議、反對國共合作和平建國的嚴重事件。
二月十日,也就是政協決議透過後的第十天,重慶發生了校場口事件,國民黨特務以暴力搗毀各民眾團體在校場口廣場舉行的慶祝政協成功大會,與會的各界著名人士郭沫若、李公樸、施復亮等被打傷。慶祝政協成功的大會,竟在光天化日之下遭到如此明目張膽的破壞。這件事向人們發出一個嚴重的訊號:國民黨根本沒有誠意來實行政協決議。當然,對中國共產黨說來,事態會如何發展,還需要繼續觀察。
二月二十日,北平國民黨特務又以河北難民還鄉請願為名,糾集暴徒千餘人,大鬧軍調部中共方面的辦公室,侮辱毆打工作人員。
二月二十二日,國民黨在重慶製造反蘇反共遊行,並搗毀重慶《新華日報》營業部和民盟機關報《民主報》營業部,打傷工作人員多人。
三月一日至十七日,國民黨召開六屆二中全會。蔣介石為會議定下了基調,這就是拋開國家的民主化來談“軍令與政令的統一”,對政治協商會議透過的憲草修改原則“妥籌補救”。會議根據這個調子,透過了一系列推翻政協決議案的決議。國民黨以中央全會的方式公然破壞政協決議,這就進一步證實:前此發生的一系列暴行並不是孤立的事件,而是國民黨最高當局決策的先行步驟。中國共產黨不能不對此表示嚴正的態度。《解放日報》發表社論《評國民黨二中全會》指出:國民黨二中全會的決議,推翻了“政協所決定的為全國人民所一致擁護的國會制、內閣制、省自治制的民主原則,而繼續堅持‘五五憲草’中的獨裁原則。”⑾中共代表團團長周恩來在三月十八日召開的中外記者招待會上也指出:國民黨“二中全會的決議動搖了政治協商會議的決議”。
三月二十日,國民黨六屆二中全會閉幕後的第二天,蔣介石召開第四屆第二次國民參政會。鑑於近期內接連發生的一系列事件,中共方面的參政員拒絕出席這次會議。四月一日,蔣介石在會上發表長篇演講,公然宣稱:“政治協商會議在本質上不是制憲會議”,“東北九省在主權的接收沒有完成以前,沒有什麼內政可言”。前一點,是由蔣介石親自出面,公然推翻政協決議。後一點,是表明他們要向東北的解放區大舉進攻了。
這時,蔣介石已調集七個軍約二十五萬人進入東北,其中包括曾在緬甸作戰的精銳主力新一軍和新六軍,開始對中共領導下的東北人民武裝力量發動全面進攻;在關內,也頻繁地蠶食、侵佔解放區的城鎮鄉村。
一切事實表現,蔣介石決不甘心放棄他的獨裁統治,決不會輕易改變他的反蘇反共立場。中共中央,包括毛澤東在內,在一系列事實面前,進一步認清了蔣介石。三月十五日,毛澤東出席中共中央召開的政治局會議。他在發言中對國際、國內的時局作了四點分析。在談到蔣介石時,毛澤東說:蔣介石的主張有兩條:第一條,“一切革命黨全部消滅之”;第二條,“如一時不能消滅,則暫時保留,以待將來消滅之”,蔣介石的這兩條,“第一條很清楚,第二條是人們容易忘記的,稍為平靜一點就忘了。二月一日到九日就忘了,校場口事件以後就不忘記了。”馬歇爾能放長線,蔣介石也較何應欽不同。假如有一個放長線的,放半年我們就會忘了,那就危險得很。⑿劉少奇在作總結時肯定毛澤東的分析,指出中國共產黨的態度是:“打起來,有了準備;不打,更好。”⒀
根據政治局會議的精神,中共中央在三月十五日和十八日先後發出了兩份關於目前時局和對策的黨內指示。前一個指示指出,蘇軍已從瀋陽及其附近撤退,國共兩軍在東北的衝突罪將展開。在國民黨二中全會中,CC系和何應欽等軍人派,正企圖破壞停戰整軍,藉口東北問題,實行各地軍事接收,想在馬歇爾離華期間造成新的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