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鏡》·四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蔣儀撰。儀,嘉興人。正德甲戌進士,其歷官未詳。是編前後無序跋。惟凡例謂醫鏡之鐫,駢車海內。今梓藥性,仍以鏡名。其載藥性,分溫、熱、平、寒為四部,各以儷語括其主治。後附拾遺、疏原、滋生三賦,以補所未備。詞句鄙淺,徒便記誦而已。
△《醫學正傳》·八卷(浙江範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明虞摶撰。摶字天民,自號花溪恆德老人。義烏人。是書成於正德乙亥。其學以朱震亨為宗,而參以張機、孫思邈、李杲諸家之說,各選其方之精粹者次於《丹溪要語》之後,復為或問五十條以申明之。
△《衛生集》·四卷(兩淮鹽政採進本)
明周宏撰。宏始末未詳。前有正德庚辰宏自序,復系以五言律詩一章,詞頗近俚。其論外感法仲景,內傷法東垣,溼熱法河間,雜病法丹溪,尚屬持平之論。
然亦大略如是,未可執為定法也。
△《萬氏家抄濟世良方》·六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萬表編,其孫邦孚增輯。表有《海寇議》,已著錄。邦孚字汝永,官都督僉事。是編原本抄集古方,分門別類,凡五卷。邦孚又益以經驗諸方及脈訣藥性,共為六卷,亦頗有可用之方。至首載呂仙降乩贈詩五首,以美是書,則語怪而不可訓矣。
△《攝生眾妙方》·十一卷(兩淮鹽政採進本)
明張時徹編。時徹字維靜,鄞縣人。嘉靖癸未進士,官至南京兵部尚書。事蹟附見《明史·張邦奇傳》。是編分四十七門,標目繁碎。自序雲,每見愈病之方,輒錄而藏之。蓋隨時抄集而成,未為賅備。
△《急救良方》·二卷(兩淮鹽政採進本)
明張時徹編。分三十九門,專為荒村僻壤之中不諳醫術者而設。故藥取易求,方皆簡易,不甚推究脈證也。
△《靈秘十八方加減》·一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舊本題德府良醫所良醫濟南胡嗣廉校編。前有嘉靖十七年可泉子序,雲不知何人所輯,則嗣廉但校正編次耳,非所撰也。其書以世人多用《和劑局方》,不知加減之用。因以此十八方各詳其因證加減之法,以便於用。然病機萬變,相似者多,但據證以減藥味,似非必中之道,仍與執《局方》者等也。十八方後又附補中益氣湯等四方,共為二十二方,亦不知何人所加。或即嗣廉續入歟?
△《心印紺珠經》·二卷(兩淮鹽政採進本)
明李湯卿撰。湯卿不知何許人。是書為嘉靖丁未嘉興府知府趙瀛所校刊。上卷曰原道統,曰推運氣,曰明形氣,曰評脈法。下卷曰察病機,曰理傷寒,曰演治法,曰辨藥性,曰十八劑。融會諸家之說,議論頗為純正。惟以十八劑為主,而欲以輕清暑火解甘淡緩寒調奪溼補平榮澀和溫數字該之,未免失之拘泥。
△《運氣易覽》·三卷(兩淮鹽政採進本)
明汪機撰。機有《針灸問對》,已著錄。是編取《素問》中五運六氣之說詳加辨論,所衍各圖,亦頗有發明。然治病自以脈證為主,拘泥司天在泉,終無當於經旨也。
△《痘證理辨》·一卷、《附方》·一卷(兩淮鹽政採進本)
明汪機撰。前列諸家治痘方法,後引浙中魏氏之說以辨之。自序雲,嘉靖庚寅,痘災盛行。因探索群書,見有論痘瘡者,纂為一編。其論痘皆主於火。然痘雖胎火之毒,而虛實異稟,則攻補異宜。又多兼雜證,不可拘以一說也。
△《養生類要》·二卷(兩淮鹽政採進本)
明吳正倫撰。正倫字子敘,自號春巖子,歙縣人。鄭若庸嘗為作小傳,則嘉靖中人也。是書上卷載導引訣、衛生歌及煉紅鉛秋石之法,下卷分春夏秋冬諸證宜忌合用方法,蓋兼涉乎道家之說者也。
△《志齋醫論》·二卷(浙江範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明高士撰。士字志齋,鄞縣人。是書作於嘉靖中。上卷專論痘疹,下卷雜論陰陽六氣,血脈虛實。其說雲今之醫者多非丹溪,而偏門方書盛行。則亦以朱氏為宗者矣。
△《經驗良方》·十一卷(通行本)
明陳仕賢編。仕賢字邦憲,福清人。嘉靖壬戌進士,官至副都御史。其書首載醫旨脈訣藥性,別為一卷。次為通治諸病門,如太乙紫金丹、牛黃清心丸之類。
次分雜證五十二門,皆抄錄舊方,無所論說。自序稱,與通州醫官孫宇考定而成雲。
△《丹溪心法附餘》·二十四卷(內府藏本)
明方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