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外流,《帝國十二觀》、《治國論》僅只能在大漢帝國和五省內部之間流傳,每本都有編定,任何外傳者以通敵罪問斬,《帝王平生談》卻廣為流傳,劉協希望透過《帝王平生談》對大漢整個上層都產生一定地衝擊,形成一個公認的明君標準。
這時,四個皇子獲得機會越來越重要,華夏十九年春,在波斯王國已經難以抵擋貴霜帝國主力軍的攻擊時,劉協愛妃阿爾蓮伊為人毒殺,經查為貴霜帝國進貢的美人所毒殺,劉協定其死罪之後,以此為由,向貴霜王國發兵二十萬,誓要攻破貴霜。
此時的印度已經穩定,徐庶遵照劉協的詔令,同樣起兵十萬北上,大漢帝國在圖蘭省和巴比倫省進行的平亂工作也已經完成,馬超同樣領兵十萬,長皇子和次皇子劉逸各領五萬大軍進軍貴霜帝國。
迦膩色迦三世領全國之兵對抗,使劉協大怒,更令皇甫顏自圖蘭省領五萬大軍進入戰線,最終大漢帝國與華夏二十年春,以兩倍軍力於弗樓沙滅貴霜王國,劉協讓劉巍留守當地,進行管轄,龐統相佐。
貴霜王國此時也是強盛有人口過二兩百萬,幾百年來累積的財富足以支撐整個廣洛工程的建設,劉協從貴霜王國中抽調了二十萬傭工,從印度王國抽調了三十萬傭工,波斯王國同樣抽調了十萬傭工,貴霜和波斯傭工前往西寧道工程,參與建設,而印度王國的傭工則進入大漢帝國的廣州,參與廣洛工程建設,大漢帝國同樣開始計劃進行更多的水利工程規劃和道路工程規劃,有了大量的傭工存在,加上大漢帝國本身的財稅和邦聯王國的供奉,國內工程量雖然越來越大,但並沒有直接加重經濟負擔。
在廣洛工程和西寧工程同時上馬的同時,大漢帝國的原有傭工開始集中抽調向北方進行碉堡建設,隨著羅馬建設風格的匯入,碉堡的設計也比以往提高,大量採用厚磚石和羅馬火山灰修築的城堡式建築更加雄偉壯麗,整個防禦設施也非常堅固,對遊牧民族來說,這種城堡才是可怕的東西,長城畢竟是死的,不能控制遊牧民族的發展,而所有的城堡都修築在主要的水道和遷徙要害之地,很嚴密的對漠北各部落形成監控,各部落的遊牧路徑也被嚴格進行刮定,在月牙湖(貝加爾湖)及其附近的流域,包括匈奴單于庭和興江(黑龍江)上游的呼倫湖、石勒喀河都是主要的看守地點,一共屹立了二十八個城堡。
城堡採用外牆和內堡的設計,外牆大體高三丈三尺(接近十米),城堡分有三城,大部分城堡直徑在一點六里,大的接近三里,這些大城堡通常已經是城池,設有主要的街道和商市,是主要的樞紐要地,防禦設施更健全。
在煤石的開挖後,城堡一般都會囤積大量的煤石用於取暖,採用了統一的通天壁爐,部分樞紐城堡甚至採用了更先進的熱水供熱方式。
主要的城堡之間春夏依靠水路運輸。但大多數依靠道路和馬車進行運輸,大漢帝國專門用於這些大量物資運輸的四輪馬車比通常的要大兩倍,依靠八匹馬同時拉動。駕駛這樣的馬車是非常需要技巧的,為了滿足這種八馬漢車的需求,各個軍院都專門設立這種馬伕的培養基地,為帝國輸送大量能夠駕駛這種馬車的馬伕。
這些城堡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它的大容量儲存和固定的交通路線,使得商人和商社在這裡留下分社,在這裡和牧民進行貿易,是漠北遊牧民族和帝國內部貿易的主要據點,在城堡中也居住著很多半牧半兵的駐防軍,在水草豐盛。遊牧民族在附近遊牧的時候,城堡也是道殿,供牧民朝拜。供其子嗣在這裡讀書。
對於十二歲以上必須接受教育的孩子,牧民必須將他們留在城堡進行教育,來年遊牧迴歸的時候,牧民可以接回自己的孩子,而強壯聰明的子弟則依照國子策抽調帝國其他各地。或兵或學,更多的則直接抽調到興州一帶進行農耕作業,也有不少遊獵水平出眾的子弟前往興州以北地遠東地區半獵半牧,開墾新的地方。
劉協對燕州(貝爾加湖附近整片流域)的規劃是不得超過百萬人口,在國子策執行之後。燕州的人口也迅速從兩百二十萬降到一百四十萬,並且還在進一步降低,大量的人口被分散到國內各地。
驪州人口上限則相對較高,不得超過兩百萬人口,而且漢民向其中融入得越來越多,相對鮮卑人而言,驪族已經是非常漢化的遊牧民族,他們只講漢語,七層以上的人可寫一些簡單的漢字,採取的也是非常穩定的定牧方式,幷州則是牧農結合的地域,這兩州已經取代涼州、荊州成為大漢帝國主要的騎兵來源之地。
金州原白塞種人和突厥人也被逐步驅逐,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