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員國在各國預算和補貼問題上爆發了激烈的爭吵。從這個意義上說,對於多樣化的國內發展和國家文化,新自由主義貿易越來越被確認為一種障礙,甚至是一種威脅。

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際上,全球貿易都已成為剝削弱者以強化強者的工具。在文化上,美國式的全球化正把世界轉變為一個充斥不健康的麥當勞快餐、沉悶的沃爾瑪連鎖店、可口可樂自動售貨機和銀行自動取款機的乏味的大市場。全球每一個機場都是美國大型百貨公司的翻版,看著同樣熟悉的品牌,都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除了不公平和破壞文化之外,現行的新自由主義全球貿易是不可持續的,因為長期地將財富從窮人那兒轉移到富人手中,就如同在乾旱時期從一口乾涸的泉井裡掘水,是不可持續的,消費者收入停滯不前也無法支撐消費型經濟。新自由主義者稱,自由貿易為世界上的窮人,不論是核心區的,還是邊緣區的,都帶來同等好處,該論斷完全與事實不符。世界各地的工人買不起自己生產的產品,利潤都被大洋彼岸看不見的投資者攫取。

二、貿易與貨幣

貨幣為貿易提供了便利。主流的貨幣經濟學家把政府發行的貨幣看作是可隨時兌現的主權債務工具,歷史上來源於自由銀行發行的票據。這一觀點只適用於金屬貨幣,金屬貨幣是一種債務憑證,持有人有權要求將之兌換為相應數量的黃金或其他等價物。另一方面,主辦國家發行的不兌現紙幣不是主權債務工具,而是主權信貸工具,它得到政府接受其作為納稅手段的支援。這種貨幣觀就是人們熟知的國家貨幣理論。美元是美國的不兌現紙幣,持有者有權在任一處美聯儲銀行不多不少地兌換另一種面值的美元。主權政府的債券是以貨幣標價的主權債務。由於主權政府可以任意發行貨幣,以不兌現紙幣標價的主權債券永遠都可以兌現。地方政府的債券是機構債務,不是主權債務,因為地方政府儘管具有有限的徵稅權,卻沒有貨幣發行權,不能發行貨幣;所以其債券有可能無法兌現。貨幣發行權是聯邦政府或中央政府的專有權力。用不兌現紙幣購買債券時,交易表現為主權信貸方清銷公共債務或公司債務。這種關係是直截了當而又至關重要的。

推動經濟的是信貸,而非債務。債務是信貸的映象反映。即使最精確的鏡子也會破壞其映象的對稱性。為什麼鏡子將一個影象左右顛倒,而不像照相機的鏡頭那樣上下顛倒影象?科學的答案是,鏡中的影象不是人們普遍認為的將右變成左,而是將前轉變為後。然而,我們往往接受這個異常的被扭曲的映象是未加任何修飾的真實,我們不假思索地認為鏡中扭曲的映像是一種完美的再現。鏡子,掛在牆上的鏡子,誰才是最公平的?答案是:你的背後。

第三章 美元霸權對抗主權信貸(4)

貨幣經濟學理論認為,信貸和債務是對立不統一的。事實上,信貸和債務是以相反的關係運作的。信貸要求資產淨值為正數,而債務無此要求。一個人可以有良好的信用,並不欠任何債務。債務越高,信貸等級就越低。只有理解了信貸,才能理解現代金融經濟之後的主要力量,它是由信貸推動的,而受阻於債務。從實踐中看,債務扭曲了邊際效用的計算,並重組可支配收入。債務把公司股票轉變為價格越高、需求越大的吉芬商品(Giffen goods)簡稱為吉芬品。這是以英國經濟學家吉芬(R�Giffen)的名字命名的。在1845年的愛爾蘭饑荒中,吉芬發現,雖然土豆的價格急劇上升,但當地農民反而增加對土豆的需求量,吉芬品由此得名。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怪事?答案在於,土豆在當時愛爾蘭農民的支出中佔有很大的份額,土豆價格的急劇上漲使得人們的處境迅速惡化。為了填飽肚子,人們不得不大大減少肉、乳酪這些相對來說仍然很貴的商品的消費,把省下來的錢花在還算便宜的土豆上。後來,經濟學家就把像愛爾蘭土豆這樣價格上漲反而帶來需求量增加的商品稱為吉芬商品。現在,吉芬品也延伸為指那些價格下降後反而帶來需求量減少的商品。——編譯者注,並創造出了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所謂的“非理性繁榮”,即經濟人走向瘋狂。

當今的金融資本主義建立於不兌現紙幣上。如果不兌現紙幣不是主權債務,那麼金融資本主義的整個概念體系就需要重組,這就如同當人類意識到地球既不是靜止的,又不是宇宙的中心時,其世界觀發生變化,物理學必須重新書寫一樣。一方面,需要以資本形成資本形成(capital formation),指一個經濟落後的國家或地區透過吸收外國資本等途徑,籌集到足夠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