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47部分

漢語的過程中瞭解這些基礎文化,從而使東方文明隨著漢語推廣到全世界,成為一種被普遍瞭解的基本文明。到了這一步,再來談人類文明大融合,不但漢語取代了英語成為全球通用率最高的語言,東方文明還取代了西方文明,成為最主要的文明。

當然,文化滲透絕對不僅僅是語言、歷史、習俗這麼些東西。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作為一個沒有歷史、甚至沒有主體文化、連習俗都不太悠久的國家,美國能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將“美國文化”推行到全世界,靠的就不僅僅是英語,而是各種各樣的,與所有人日常生活與生產息息相關的事物。比如,可口可樂與午餐肉就跟著美軍走遍了全世界。為了推行美國的價值觀,好萊塢的電影更是風靡全球,即便在對外侵略的時候,美國當局也會搞舉民主與自由的旗號。

毫無疑問,共和國需要一個口號,一個用來取代美國的口號。

而這個口號就是“發展與繁榮”。

看上去,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甚至沒有任何新意的口號,實際上,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這卻是最具有吸引力與號召力的口號。要知道,對戰爭過後只剩下一片廢墟的世界各國來說,發展是擺脫困境的唯一辦法,而繁榮則是擺脫困境的終極目的。不管是戰勝國還是戰敗國的民眾,都企盼著戰後的黃金時期。

毫無疑問,大戰結束後的20年,也確實是人類文明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

在這短短20年間,不但彌補了戰爭帶來的創傷,比如全球人口就比戰前提高了將近四成,而按照人類歷史自有記載以來的人口數量增長速度計算,在這20年內超額出生的人口已經補上了戰爭期間損失的人口。經濟方面更是如此,戰後20年的經濟發展速度高達5%,把大戰幾年加上去,平均發展速度也超過了3%的人類歷史平均發展速度。

如此高的經濟發展速度,必須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因素,而這就是共和國在大戰後推出的“宇航時代計劃”。

要讓在戰爭時期以最快速度運轉的工業機器在一夜之間停止下來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取而代之的最好辦法不是讓機器立即停止運轉,或者是立即降到正常速度,而是緩慢降低速度,因此就得設法解決因為超速運轉而生產出來的海量物資。

以共和國以及集約集團各成員國的驚人生產能力,僅僅是戰後重建還無法耗光全部物資,至少無法耗光在20年內生產出來的全部物資,因此得找到新的物資消耗大戶。毫無疑問,進行航天活動,特別是以殖民為目的的航天活動,絕對是消耗物資的有效辦法之一。

戰後的第二年,共和國當局就公佈了一個20年戰略航天計劃,即在2084年之前,將月球殖民地的規模擴大100倍,即將殖民人數由目前的3000人(戰前只有2000人,戰爭期間因為由天軍主持航天發射,所以規模有所擴大)擴大到30萬,並且在月球修建數座同等規模的外星城市,為向其他星體大規模移民創造條件。雖然按照共和國的規劃,前期移民主要是科學家與工程人員,而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擴大月球殖民地的建設,將月球建設成為人類進軍整個太陽系的前進基地(原因很簡單,月球的引力比地球小得多,還沒有大氣層,所以航天發射更加容易。更重要的是,月球上有足夠的氘與氚,能夠建立足夠多的可控聚變核電站,因此可以為航天發射提供足夠多的電能。如此一來,火箭就不再是主要的航天發射工具。按照共和國的計劃,最終將在月球上建造一條環赤道的超導電磁加速軌道,並且以該軌道來發射航天器。理論上,只要有足夠多的電力,這條軌道能夠將質量高達數十萬噸的巨型宇宙飛船加速到第三宇宙速度,即脫離太陽系的速度。如果能夠充分利用地月引力,還能將發射質量提高數十倍。毫無疑問,人類文明要想走出太陽系,首先就得在月球上站穩腳跟,而這也是共和國傾盡全力開發月球的根本目的,所以月球的殖民基地短期內不會向普通平民開放,但是一切順利的話,從21世紀最後一個十年開始,共和國的月球殖民地就將向所有人開放,到時候就算是普通平民,只要運氣足夠好,或者足夠有錢,再加上一幅健康的身體,都有可能成為月球公民。

更重要的是,在地外殖民活動中,共和國一直堅持開放政策,即地外殖民地沒有國家的區分,地外星體也不以國家為準,是整個人類文明的財富。雖然在當時看來,這是共和國在向歐洲施壓,因為對於實力弱小得多的歐洲來說,進行如此大規模的宇航活動等於是在自殺,而不進行宇航活動又等於慢性自殺。

從某種意義上講